糖街网

《论语》君子之道-

www.tangstreet.cn    2025.05.22

桓桂《论语》中关于君子之道的
15134333056在孔子看来,君子之道不仅仅体现在言行举止上,更在于其内心的态度和修为。孔子认为,君子应当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君子应当有包容心,能够理解和接纳不同的人和观点。君子还应当有担当精神,能够在关键时刻站出来,为正义发声。这些品质共同构成了君子之道的核心。《论语...

谢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
17552225205”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为人之道,平淡而不令人厌恶,简略而有文采,温和而有条理,由近知远,由风知源,由微知显,这样,就可以进入道德的境界了。“淡而不厌”,意思是说君子并不媚悦他人,初看他的为人处世之道似乎过于淡泊,日子越久就会越发尊敬君子的淡泊之道,一点也不觉得讨厌了。“简而文”...

堵泊孔子认为君子之道主要是三个方面
17238724249孔子强调君子之道在于“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聪明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这句出自《论语·子罕》的话,不仅揭示了君子的品质,也反映了孔子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论语》中还有许多关于君子的名言,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教导人...

蔺固善读「论语」14.28:君子道者仁智勇,三者兼备德乃全
17782899957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译文】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我都没做到: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说:“老师说的就是自己啊!”【注释】“君子”,此处指有德者。“知”,音义皆同“智”。“惑”,糊涂,...

狄友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怎么理解更...
13474991529【原文】阳一君而二民⑵,君子⑶之道⑷也。阴二君而一民,小人⑸之道也。【译文】阳卦一个阳⑴爻为君,两个阴爻为臣,这是人格高尚者的主张;阴卦两个阳爻为君,一个阴⑴爻为臣,这是见识短浅者的主张。注释:⑴“阴阳”君臣。《楚辞•九章·涉江》:“阴阳易位,时不当兮。”王逸注:...

何昂君子之道简介
15565017449君子之道,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人格的标准,频繁出现在《论语》中,被视作做人的准则。做一个君子,首先要求的是善良,其力量源自内心完善,能够自我反省,无愧于心,做到“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孔子以“仁者不忧”定义君子,拥有仁义胸怀的人,能包容不计较,内心安宁。"知者不惑"意味着在...

正洋《论语》解读——什么是君子之道?
13276776023孔子认为,所谓治国理政,只要为政者是君子,那老百姓就会自发模仿,这样就人人都是君子了。但这个意思可不是表面上这么简单,不然治国理政岂不就和鹦鹉学舌一样了。君子之道在为政者身上的标准虽然也是仁义礼智信,但比普通人修身的仁义礼智信的内涵要更丰富,因为为政者要处理的一些事情普通人不会遇到...

萧司论语中的君子之道是什么意思?
19223689595《论语》十二章原文翻译如下: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了(知识)又按时复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曰:“吾...

潘贴从论语看孔子的君子之道
19759111361从论语看孔子的君子之道: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

窦盼《论语》中关于君子之道的
13914045223在孔子时代,君子一方面可以是实指的所谓的先进的“今之君子”;另一方面也是虚指:并无明确具体指谓。孔子就曾经以君子作为一个主导形象:《论语·述而篇》: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君子的出现是孔子面对礼乐崩坏而提出的一个范型式的生命样式(请参看张岩在《从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