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宁无友生”的出处是哪里
“子宁无友生”全诗
《师伯浑以诗告别次韵》
宋代 晁公溯
闲居何不乐,非愿世兼收。
利乃庶人意,道惟君子忧。
野花开北陌,官酒酌东楼。
故里有书至,应言无久留。
此去即乡党,子宁无友生。
不堪今日别,真见故人情。
杯覆葵花小,尊倾竹叶清。
送行须尽醉,兼为破愁城。
《师伯浑以诗告别次韵》晁公溯 翻译、赏析和诗意
《师伯浑以诗告别次韵》是宋代晁公溯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闲居中,为何不快乐?并非希望同时得到世间的荣华富贵。追求功利只是庶民的愿望,真正的君子却忧虑着道义的问题。野花在北大街上盛开,官僚们在东楼上饮酒。故乡有人送来了信件,但应该说话不久就该离开了。离开这里就是回到乡党的地方,你怎么能没有友人陪伴呢?如今的离别令人难以忍受,真切地感受到了故人的情感。酒杯里覆满了小葵花,酒尊倾斜时竹叶清澈可见。送行的时候应该尽情地醉倒,同时也是为了摧毁忧愁之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晁公溯对离别的复杂情感和内心的纠结。他在闲居中思考人生的真正价值,认为世俗的功利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而君子应当忧虑道义的问题。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友情的珍贵也在诗中表露无遗。
诗中采用了大量的意象描写,如北陌上盛开的野花、东楼上的官酒,以及酒杯中的小葵花和竹叶。这些意象丰富了诗的视觉感受,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起伏。离别的痛苦和无奈在诗中得到了表达,酒的倾斜和尽情醉倒象征着诗人对离别的抵抗和解脱。
整首诗词以对立的情感和意象为主线,通过对离别和人生价值的思考,揭示了晁公溯内心深处的矛盾和纠结。这种情感的交织和诗人对离别的真切感受,使得这首诗词充满了情感的共鸣和思考的余韵。
连赵本山都不敢轻易招惹的人,王思聪曾被他打破脑袋缝了6针,这个人是谁...
王思聪在东北被打大家都知道王思聪当年在东北撸串被人用酒瓶子打破脑袋,据说当时是因为大家都喝了点酒,有比较混乱。被打了之后,王思聪并没有过多追究,而是选择息事宁人,自己去医院默默的缝了6针,一直到现在都不敢说什么。对于王思聪这次被“教育”事件,他的不同以往的处理管道改变了人们的看法...
“宁与友邦,不予家奴”是谁说的?说明了什么问题?
“宁与友邦,不予家奴”是慈禧老佛爷说的。这说明慈禧老佛爷认为奴才永远只是奴才,奴才永远不能成为与自己合作的人。慈禧觉得,友邦只要钱物,乾隆爷都曾说过,“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那分一些与洋夷也不过是九牛一毛的事儿。梁启超《戊戌政变记》里记载,守旧大臣刚毅说过“我家之产业,宁可以赠...
红楼梦120回目录清单
1、1-20回:2、21-40回:3、41-60回:4、61-80回:5、81-100回:6、101-120回:
诗经形容友情的句子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伐木许许,酾酒有藇,既有肥羜,以速诸父。宁适不来,微我弗顾,於粲洒扫,陈馈八簋。既有肥牡,以速诸舅,宁适不来,微我有咎。伐木于阪,酾酒有衍,笾豆有践,兄弟无远。民之失德,干糇以愆,有酒...
宁可的近义词
宁可的近义词有:宁愿、宁肯、宁缺勿滥、宁死不屈、宁可等。1、宁愿:表示在两者之间偏向于选择某一方面,即对某一方面有更大的倾向性。2、宁肯:表示在两者之间选择某一方面,即使不是最优选,也优于另一方。3、宁缺勿滥:表示宁愿缺少一些,也不愿滥竽充数,即追求质量而非数量。4、宁死不屈:...
朋友的谚语
37、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38、找到朋友的唯一办法是自己成为别人的朋友。 39、真正的友情,是一株成长缓慢的植物——美国 40、情深恭维少,知己笑谈多。 41、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42、珠玉不如善友,富贵莫如仁友 43、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44、除了一个真心的朋友之外,没有一样药剂...
管宁割席断交的典故
"华歆因心神不一,管宁割断席子与之断交。后用来形容与朋友断交。原文: 管宁与华歆,俱为汉末人。初,二人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视而不见,与瓦石无异。华捉而喜,窃见管神色,乃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华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宁文言文
(1)宁读如故。___。(2)子非吾友也。___。4.读了本文后,你觉得你以后应该怎样做?___。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这样判断华歆客观吗?
一点也不客观。“管宁割席”的故事传颂至今,人们一直把管宁作为不慕荣华,不贪金钱的典型加以宣传。但管宁不能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的朋友,只采取绝交的态度,实在过于片面。管宁因朋友的一二细节不符合自己做人的标准,便断然绝交,未免苛求于人,也过于绝情寡义。而但仅以这两件小事就断定华歆对财富、...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暴虎入门,懦夫奋臂. 什么意思
意思:从深谷中出来的鸟,飞到高树上,那嘤嘤的叫声,是想寻求伙伴的啊!残暴的老虎闯进了家门,逼着胆怯的懦弱之辈也奋起抗击。出自毛泽东《四言诗·懦夫奋臂》。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暴虎入门,懦夫奋臂。注释:中华民国二十六年4月5日,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敬派代表林祖涵,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