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黄泉不相见故事-
姚枯:常言道不到黄泉不相见,有什么典故呢?
15258129084黄泉不相见的典故来源于一对母子,这对母子就是武姜和庄公。根据历史记载武姜不喜欢自己的长子庄公,并且十分偏心自己次子段,在庄公继位之后段在武姜的宠溺之下有了反叛之心,庄公因为兄弟之情多次忍让,但是偏心的母亲却与弟弟里应外合,这让庄公难以忍受,在打败叛军之后将武姜安置,并对武姜说:“不到...
尤栏:“不及黄泉无相见”是什么意思?
15813042830意思是不到黄泉(不到死后埋在地下),不再见面!出自《郑伯克段于鄢》,是春秋时期史学家左丘明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以时间先后顺序为线索,记叙郑国王室内部势力之间的权力之争,既涉及政治、军事利益,也牵涉到母子情、手足情,读来扣人心弦。全文(节选)如下:遂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
霍将:不到黄泉不相见这个典故是怎么回事?
19580177599郑庄公发现母亲和弟弟叔段的密谋书信,对母亲的做法十分气愤,于是命令官员将母亲从宫中迁置到颍地。庄公还发下毒誓:不到黄泉,绝不与母亲相见。郑庄公回到国都后,因多日不见母亲,心里很想念母亲;但因发下毒誓,不能违背誓言与母亲相见,郑庄公内心后悔不已。颍谷有个人名叫颍考叔,他得知此事...
和茅:不到黄泉不相见出自何处?
17889472256不到黄泉不相见的典故出自《左传》,描述了郑庄公与生母姜氏的恩怨情仇。故事发生于郑武公去世后,姜氏多次向庄公提出无理要求,庄公为了满足母亲的情面,不得不答应。然而姜氏的贪婪欲望并未停止,她竟然煽动次子段篡位。后来,庄公识破阴谋,段自刎而死,庄公怒不可遏,将母亲姜氏从京城赶到颖地,并发...
褚促:不到黄泉不相见的背后,有着什么样的典故故事?
19234539567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跟人绝交的时候经常会说上一句老死不相往来,或者是不到黄泉不相见,那笔者今天便为大家讲述一下不到黄泉不相见这个故事的典故以及由来。此句话出自《左传》中的郑伯克段于鄢,这是左传当中最为经典的一个章节,这个章节也选入了我国大学语文教材。当时郑武公从申国娶回来一个女子...
令雷:春秋战国时有个皇上说和太后黄泉路上不相见,因为他妈对他弟弟特别好,帮...
15945329151希望郑武公立段为太子,可是为能如愿,姜氏一直坏恨在心。等武公去世后,寤生继承王位,号郑庄公。姜氏多次向庄公提出无理要求,庄公碍于母亲情面,都满足了她。但是姜氏毫不知足,居然煽动次子段篡位。但后来被庄公识破,段自刎而死,庄公大怒之下把母亲从京城赶到颖地,还发誓说:不到黄泉不相见。“...
浦毕:郑庄公:不到黄泉不相见
17342301968庄公悲痛之余,将姜氏送往颖地,誓言永不相见,这段痛苦的决裂成为两国之间难以弥合的裂痕。然而,命运的转折点在颖谷封人颍考叔身上。他以一只鸮鸟为引,讲述孝道,触动了庄公内心深处。考叔提出一个大胆的建议,建地室让庄公与姜氏在地下相见,以此实践他们的黄泉誓言。庄公深受感动,决定接受考叔的...
麻咏:不到黄泉,永不相见
13491602086知道自己错了,现在又只剩这么一个儿子,虽然很想见他,但想到之前寤生起的誓言,又不敢与他相见。于是,聪明的颍叔考打了个山洞,在洞下挖了泉,山名黄,这泉就叫黄泉,然后母子终于得在“黄泉”相见。这就是黄泉认母的故事。哈,中国人真厉害,玩弄字眼!有趣得紧!
贝元:黄泉认母简短版故事
18971573863黄泉认母的故事是:春秋战国时期,郑国的姜武不喜欢自己的大儿子郑庄公,而宠爱小儿子共叔段。她帮助小儿子继承国君的位置但是没有成功。又帮助过小儿子索要对好的封地后,还帮小儿子造反。在事情败露以后郑庄公发誓不再见这个母亲,就算是到了黄泉路也不相见。但是不久以后郑庄公后悔了,在大臣们的...
莘樊:黄泉见母的故事
13169377260在新郑南关,矗立着一座古老的大土丘,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望母台”。这座土丘背后,流传着一个感人至深的亲情故事。春秋时期,郑庄公因母亲参与共叔段的叛乱,一时愤怒之下,将母亲放逐至城颍,并发下誓言:“不到黄泉,永不相见。”然而,冷静下来后,庄公深感自己对母亲的行为过于严厉,心中充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