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街网

“和”字有什么文化含义?

www.tangstreet.cn    2025.05.22
“和”字在中国文化中有什么意义?

答:
“和”是中国哲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用现在的话就是“和谐”的意思。《国语·郑语》记述了史伯关于“和”的论述:“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认为阴阳和而万物生,完全相同的东西则无所生。可见和合中包含了不同事物的差异,矛盾多样性的统一,才能生物,才能发展。这是中国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也和世界普遍认同的“多样性”有异曲同工之妙。

拓展资料:和,中国汉字,音hé。
作为连词,意思是“与”,也可作动词,表示应和或搅和。也表示连通。
作为形容词,是指不同事物或方面的相互关系是令人满意的,知道的人都皆大欢喜的一种状态。例如:和谐、和而不同、和为贵、和平.....
在列举时和通常加在最后一个列举项前面。“和”是社会学和美学特别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

1. 王。一把三穿起来就是王。即上达天意,下合地理,中通人性者,王也。缺一则不可。不通人性者,工,罚其劳改;不合地理者,干,失去百姓的拥护,没有了根基,给谁当王去?只好自己去干活了;不合天意者,土,连天意都违背了,你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看来,王,难当。
2. 官。两口连起来戴上乌纱帽,就是官。上口骗朝廷,下口骗百姓,还说得天衣无缝,而自己却毫无内容,没心没肺,这样的人才能戴上乌纱帽,才能做官。
3. 士。孔子曰:推十合一为士。即能从许多事物中总结出一个道理的人为士。
4. 道。首走。头脑不停地运行、思想,道才生。一个人只知吃饭干活,不动脑子,其道何有?出路何在?“道可道,非常道”的真正意思了:道是头脑的思想,虽然可以说出来,但一旦说出来,他就成了静止的被固定的一段暂时性的思想,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运转不息、扩展无际的思想了
5. 知。矢口为知。矢,箭也。也就是说,一开口说话,就要直指事物的本质,一语中的,这才叫知。否则,多嘴多舌,不着边际,自觉知之,其实不知,乱说而已。
6. 尖。一头大一头小为尖。非也。实一小人也。一个投机钻营、削尖了脑袋往上爬者,非小人若何?
7. 诗。寺中人言也。和尚无事,每日敲打木鱼,偶发一言,是为诗。即闲人闲语也。俗云:闲来无事作首诗,谁见过忙着生活的人作过诗?
8. 臭。自大一点。自大一点的人,自然人们都瞧不起的,也就臭了啊。
9. 活。千口水为活,舌头喝到水才能活。水乃生命之源。然舌乃千口,实际上是说话多吐出些唾沫星子,把死得说活了。这样的人,哪有不左右逢源之理?话少者,自然活着巴结。但话太多了,也会被唾沫星子淹死。
10. 穷。用力打地洞者。没钱盖房子,只好挖地穴住,不穷才怪。看来,穷,自古以来就是丢人事,恨不得找个老鼠窟窿钻进去,倒也省力。
11. 忍。用刀子剜心。滋味可想而知。所以能忍者必是意志坚强者,刀子捅了心上也不吱声,不象猪羊之辈,屠宰手拿着明晃晃的刀子,一照量就吓得哇哇乱叫,没一点修养和境界。故忍者,高人也。
12. 闹。在门内开市场。车来人往,人喊马嘶,货物堆积,讨价还价,心烦意乱,晕头昏脑,热火朝天,乱七八糟,如此模样,怎会不闹?
13. 性。心生之物。性由心生。人生而有心,心而生性,天意教此,岂可阉之?只是不可乱来,两心相悦,生生不息,源源流长,何罪之有?美哉,善哉。
14. 情。心青则情。心年青,有活力,不安分,才有情,所谓少年夫妻也。
15. 死。歹和匕之组合。歹,坏人也。匕,刀子也。胡作非为,奸盗抢掠,杀人放火,贪污腐败,无恶不作者,谓之歹人。
16. 正。一止为正。做事不越轨也。内含一上一下,还有一竖。指为人处事,有上有下,端方有肃,不上不下,上下相合,取其中,站得直,绝不点头哈腰,阿谀奉迎。
17. 恕。如心。即象别人的心。也就是拿着自心比人心。人活在世上,拥拥挤挤,磕磕碰碰的事常有,谁还不出点小乱子,犯点小错误?只要不是太过分,有意使坏,邻里同事,上级下级,亲戚朋友,一不小心得罪了你,想想事理,拿着自心比比人心,自然也就能宽恕了。
18. 吠。口大一点。一人本就大,若再大上一点就成了犬,犬一开口就成了吠。狂妄自大,乱喊乱嚎,不是狗叫是什么?
19. 刑。开刀。在身上开一刀,当然不是什么好事。要不自古以来,当官的都不愿被刑,制定出什么“刑不上大夫”的规制。
20. 贿。有贝。贝,钱也。有钱是好事,贿之何罪?但贿和赂一连姻,问题就来了。

21. 赂。各贝。乃钱各有所得也。你有权,我有钱,权钱交易啊。
22. 贪。今贝为贪。钱财今天是你的,明天被揪出后,钱财就不是你的啦。
23. 污。水亏也。没有水,不能清洗,自然就脏了。心灵也一样,没有清廉之水常洗,岂有不污之理?一旦污,不只水亏,心也亏,人性亏,命就更亏了。
24. 败。贝反为败。钱是好东西,也是坏东西,如果取之不道,用之不当,钱就会造反,就会导致人的失败。故逢贪必污,污之必腐,腐之必败。
25. 我。二戈反背。两个戈背对着背相连相击,既相互割裂、斗争,又相互依存、统一。古造此字真是深奥精妙之极,早把人生自我参悟透矣。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我”之一字,示之神哉绝矣。
26. 会。会是人云,开会大多是听人家讲的,人云亦云,不知所云。
27. 特。寺中不养和尚养着牛,是很特殊。
28. 容。一间房子里住着八口人,是挤了点,但好歹能盛下。这是个肚量问题,所以有容乃大。
29. 柴。此木是柴。此,止匕,树木停止生长,枯死了,用刀劈开,拿来烧火,此木就成了柴。
30. 出。山爬到山上谓之出。人想当官,也要像山一样把别人压下去,爬到别人的头顶上,自己才能出头。这种人自古不乏其类,故有“此木是柴山山出”之说。
31. 烟。因火成烟。可燃之物被火一烧就冒烟,所以火是因,烟是果。
32. 多。夕夕为多。太阳落一遍又落一遍,人还活着,他的岁数就多了。古人活着是以白天行动为标志的,夜晚入睡跟死了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傍晚这顿饭就显得格外重要,家家户户烧火做饭,吃的饱饱的,好度过漫长的黑夜。所以才有“因火成烟夕夕多”这一不朽的人间景观。
33. 炊。火欠。食物不熟,当然火欠。故烧火做饭谓之炊。
34. 共。廿八。古代女子十三可以嫁,男孩十五可以娶,加起来廿八岁,他们合了房,睡一被窝,也就共了。
35. 克。十个兄弟一辈子在一起,能不打架?所以克。

“和”是中国哲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文化含义主要就是代表“和谐”的意思。

和拼音:hé   hè   huò   huó   hú 

释义:

[ hé ]

1.平和;和缓:温~。柔~。~颜悦色。

2.和谐;和睦:~衷共济。弟兄不~。

3.结束战争或争执:讲~。媾~。军阀之间一会儿打,一会儿~,弄得百姓不得安生。

4.(下棋或赛球)不分胜负:~棋。~局。末了一盘~了。

5.姓。

6.连带:~盘托出。~衣而卧(不脱衣服睡觉)。

7.引进相关或比较的对象:他~大家讲他过去的经历。柜台正~我一样高。

8.表示联合;跟;与:工人~农民都是国家的主人。

9.加法运算中,一个数加上另一个数所得的数,如6+4=10中,10是和。也叫和数。

10.指日本:~服。

[ hè ]

1.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寡。一唱百~。

2.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和体裁做诗词:奉~一首。

[ huò ]

1.粉状或粒状物掺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使成较稀的东西:~药。藕粉里~点儿糖。

2.用于洗东西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已经洗了三~。二~药。

[ huó ]

在粉状物中加液体搅拌或揉弄使有黏性:~面。~泥。~点儿水泥把窟窿堵上。

[ hú ]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和气[hé qi] 

态度温和:对人~。

2.和声[hé shēng] 

音乐中指两个以上的音同时发响。其作用是配合曲调,增强表现力。

3.和好[hé hǎo] 

和睦:兄弟~。

4.和平[hé píng] 

指没有战争的状态。与“战争”相对。

5.总和[zǒng hé] 

全部加起来的数量或内容:力量的~。三个月产量的~。



“和”是中国哲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用现在的话就是“和谐”的意思。《国语·郑语》记述了史伯关于“和”的论述:“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认为阴阳和而万物生,完全相同的东西则无所生。可见和合中包含了不同事物的差异,矛盾多样性的统一,才能生物,才能发展。这是中国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也和世界普遍认同的“多样性”有异曲同工之妙。

“和”本身已经包含了“合”的意思,就是由相和的事物融合而产生新事物。这不仅仅是平等相处了,而是更进一步的——不同事物互相依存,彼此吸取营养的意思,即“相生”的理念。 表达了中国民众渴望安定、平和、幸福生活的普遍愿望。

存在各种各样的形态和意识,这样的世界更可爱,也才更有发展前途。

“和,金文由口+禾构成,比喻不同人的言论相互响应,相互协调、合拍”——参照《象形字典》

这种解释基于“口吹吹奏多管的排笛,造成谐音振”,它是“和”字许多现代含义的本义,但不是全部的本义。

“和”,金文由口+禾构成,“禾”《象形字典》的解释为:“结穗的谷类作物的总称”,其具有“ 以口吃禾”的场景。

所以,“和”应该具有该场景所表征的“适宜、应当、祥和”的字义,前两者在现代字义里面有,而“祥和”的字义则引申为“和平、和解”。

“和,相应也

“应,当也

“当,田相值也。”——《说文解字》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和还有相等值的含义,而这个含义和“适宜、应当”是相通的。

“值”,篆文由人+直构成。直是直面、不回避,其对象是事情或自然万物,直是人的天赋属性,所以,直包含着按照自然规律和趋势办事的含义(事情该咋样就咋样,不回避、不掺杂)。“人+直”象征人与自然万物、事情的遭遇,也象征了人对自然万物、事情的认知、权衡,后者产生了“等值”含义。

所以,和还有“相等值”含义,而这个含义则可以理解为主观关系的公平。

综上所述,“和”有着:相互响应,相互协调、合拍、适宜、应当、祥和(和平)、相等值、主客观关系公平等含义。



和字的寓意是什么


和由本义和谐,引申到平和、温和、柔和这层意思,读hé。因为和谐,没有争斗,所以把结束战争称为和平、和好。因为“和”有共同一起的意思,所以就有连带的意思。又虚化作连词,意思同“与”“跟”。在粉状物中加液体搅拌,和字另读为huó。又读huò,指搅拌,加水搅合。
将“和”与“_”分成不同意义的两个字,“和”指声音相应和、和谐地跟着唱或伴奏,这个意思后来读hè;“_”指调和、和谐。有学者认为“和”是由“_”字去掉乐器部分而成的简化字,“和”从口,表示用“口”来演奏乐器或唱歌,右部的“禾”为声旁,表示音读。
和指声音相应和,这其实已经包含了一个和谐的含义,不管是读平声还是读去声的“和”,都或多或少地带有一些“和谐”的含义。

古代文人为什么除名字外还有那么多的"字""号"?
古代大多文人有名有字有号,一般说来,对先辈尊称号、字,不宜称名;平辈互称字,不能称名;对晚辈及卑者,自称或谦称时称名。另外,古人的名和字大多有着紧密联系。字 “字”只是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 《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

半包围结构的有哪些字
2、书写规则 掌握规则一般是要先外后里的,在写半包围结构字的时候,掌握“左上包右下”和“右上包左下”的结构特点及书写规律 如:厌、原、庄 都是半包围的字 “庄”字被包围部分的下部有长横,一定得低于左撇“厌”字包围部分有可向右伸展的笔画,所以写的时候一定要向右伸展,这样能使字的...

yan 第四声有什么字
读音为“yan”四声字有厌、餍、砚、唁、彦等 以上列举的汉字基本含义如下:1.厌,(1)有嫌恶,憎恶;如讨厌。(2)满足的意思。2.餍,吃饱,满足的意思。3.砚,研墨用的文具。4.咽,吞下的意思 5.唁,吊丧,对遭遇丧事的人进行慰问。6.彦,有才学的人 “厌”字组词有:厌厌 [1.茂盛...

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里"声中无字,字中有声"的具体意思
“古之善歌者有语,谓‘当使声中无字,字中有声’。凡曲,止是一声清浊高下如萦缕耳,宇则有喉唇齿舌等音不同。当使字字举本皆轻圆,悉融入声中,令转换处无磊块,此谓‘声中无字’,古人谓之‘如贯珠’,今谓之‘善过度’是也。如宫声字而曲合用商声,则能转宫为商歌之,此‘字中有...

"有"的繁体字怎么写
繁体字是指汉字简化后被简化字所代替的原来笔画较多的汉字,以国务院2013年6月5日公布实施的《〈通用规范汉字表〉附件之一〈规范字与繁体字、异体字对照表〉》为最新规范,在该对照表中“有”字没有对应的繁体字,何来简繁之说。“有”是传承字,并不是什么繁体字或简化字。

"的"字古代有吗
那也是字末略带喉塞的形式)。而唐朝的「底」的读音,暂无足够材料可以推测,但可能是[tei\/te\/ti]之类的读音(这时的「的」,大致是[tek\/teik]之类的读音,与「底」在读音上还是很相配的;而後来入声-k韵尾变为喉塞尾再消失,即入派三声,可能就有了前述的金用「的」的用法了)。的...

“钅”字偏旁有什么字?
“钅”字偏旁有镐、钱、钰、银、铬、铜、铎、铁、锌、锡等字 镐的释义:gǎo 刨土的工具。 笔画数:15; 部首:钅; 笔顺编号:311154125125251 镐字组词:镐镐 [光明貌。镐﹐通"皓"。]李昌镐 [韩国九段围棋手。六岁学棋,后拜曹薰铉九段为师。十一岁获得职业初段称号。十四岁起在韩国重...

求带有"火"字的所有字
汉字 拼音 笔划 汉字 拼音 笔划 火 huǒ, 4 灭 miè, 5 灯 dēng, 6 灰 huī, 6 灮 guāng, 6 灳 huī, 6 灱 xiāo, 6 灲 xiāo, 6 灿 càn, 7 灸 jiǔ, 7 灵 líng, 7 灺 xiè, 7 炀 yáng,yàng, 7 灾 zāi, 7 灶 zào, 7 灼 zhuó, 7 灾 zāi, 7 灻 chì, 7...

“䍃”加偏旁组字组词有哪些?
"䍃"读音是yao (第二声),加偏旁可以组成的字,大多也都是此音,在7000个通用汉字范围内的有:谣(歌谣,童谣,民谣,谣传,谣言,造谣);摇(摇晃,动摇,摇动,摇摆,摇摇欲坠,摇头摆尾);徭(徭役);遥(遥远,遥测,遥感,遥控,遥想,遥相呼应,千里之遥,遥遥无期);瑶(瑶池,瑶族)...

单人旁加个有字是什么字
单人旁加个有字构成的字是“侑”,读音为yòu。以下是关于“侑”字的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助,佐助,即帮助或辅助的意思。 古代用法: 侑酒之欢:描述陪侍进酒的欢乐情境,意味着有人在旁陪伴,为饮酒者增添欢乐。 侑宴:在宴会上,通过音乐、舞蹈等方式为宴饮者助兴。 侑宾:古代宴席上,主人为了表示殷勤,用财物赠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