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街网

笔记:古文选(一)秦汉时期作品二

www.tangstreet.cn    2025.05.22
司马迁《李将军列传》

行文思路与线索(了解即可):

第一段交代李广的家世背景,以及他在文帝时的发迹经历;

第二段介绍孝景帝时期李广抗击匈奴的过人胆略,显赫战绩及历任要职;

第三段以程不识为比较对象,介绍李广于汉武帝时期的仕途初期情形及其果敢勇毅的简易治军风格;

第四段介绍汉武帝时期,李广仕途中期的惨淡经营,刻画了其威武豪迈但又略显残酷,意气风发但又略显自负的将领形象;

第五段写李广仕途后期因内外原因导致大军迷途迟至,继而愤愧自杀的悲壮事迹

文帝发迹——景帝担任要职——武帝时惨淡。

主要内容:通过其在三帝时期的不同际遇,展现其豪情踌躇却又坎坷不平的一生。至武帝时遭排挤而郁郁不得志,最终被逼自杀,以悲剧结局。

李广的人物形象:

1、骁勇善战,武艺超群,谋略得当,机智敢。

2、身先士卒,治军简易,对士兵关爱有加。

3、功勋卓著却始终不遇,至武帝时遭排挤而郁郁不得志,最终被逼自尽以悲剧结局终其一生。

艺术特点:

1、整体以时间为序,叙事详略得当。

2、善于抓住李广最突出的特点,多维度地刻画人物,使形象立体化。

3、运用对比手法,以突出李广性格才能过人之处。如以匈奴射雕者与李广对比,突出其高强武艺;以程不识严谨刻板的带兵风格突出李广简易的带兵风格;以李蔡的仕途平坦对比李广的官场遭遇等。

4、司马迁的人物传记笔端含情,倾注了对李广的深切同情,同时流露出对当权者的愤慨感情,主要是在叙事中体现出来的。

5、语言通俗,富于文采,动词运用精当,语言活泼跳荡,节奏感强。如李广与匈奴的遭遇战,用长短四句话十多个字,淋漓尽致的描绘出汉军视死如归,一往无前的精神,勾画了一场两军交战的大场面。

精选注释:

受:传授、学习

为:担任

及:等到

度(duó):计算,推测

用:由于,因为

铁:俸禄的等级

当(dàng):判断,判决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成语出处):比喻为人诚挚,自会有强烈的感召力而深得人心。

班固《苏武传》

文学常识:

1、班固:字孟坚。写成《汉书》大部分篇章,未成去世。班固还是东汉著名赋家,有代表作《两都赋》。

2、成就:《汉书》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其体例除无“世家”外基本承袭《史记》。全书记事始于汉高祖,止于王莽末年。

主要思想内容:

通过生动具体的细节描写,突出地再现了苏武作为汉使被扣匈奴,十九年间不为威服、不被利诱、艰苦卓绝、视死如归的感人事迹;

热情讴歌了其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忠心耿耿的高尚品格。

苏武人物形象:

1、苏武以死报国的行动刻画了她刚烈难犯、义不受辱的坚强个性。

2、两次劝降突出他不受威逼利诱,对国家、民族忠贞不二的崇高气节。

3、通过艰苦考验的描写,表现了苏武坚韧不拔、历久不磨的爱国意志

坚强个性、民族气节、爱国意志等方面构成了苏武的形象

艺术特点:

1、剪裁得法(详略得当)。

详写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的曲折经历,略写回国后的事迹;

详写匈奴方面的劝降、逼降和苏武的拒降,略写苏武在匈奴娶妻生子的事情,突出苏武的爱国精神。

2、对比鲜明。

(1)、与张胜对比,衬托苏武的深明大义,富于骨气,及临事不惧,对国家高度负责;

(2)、与卫律对比,以卫律的卖国求荣,突出苏武崇高的民族气节;

(3)、与李陵对比,李陵计较各人恩怨,苏武则一心一意为国家利益着想,李陵自己前后的言行也构成对比。

领会卫律、李陵两人思想情感的差异:

1、卫律死心塌地地投降匈奴,满足一时的荣华富贵,对苏武软硬兼施,叛臣面目十足;

2、李陵计较个人恩怨,一失足成千苦恨,当其对苏武劝说无效时,对比苏武的民族气节,内心有愧,痛苦而泣。

苏武对卫律和李陵说了什么?

1、对卫律:

武骂律曰:“女(rǔ)为人臣子,不顾思义,畔主背亲,为降虏蛮夷,何以女为见!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对李陵:

(1)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

(2)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huān),效死于前。

《十五从军行》

文学常识:

1、汉乐府的原意:

学府:指音乐机关,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歌词,配上乐曲及将文人歌功颂德之诗,供祭祀和朝会宴饮时演奏。

2、乐府的发展:

(1)后代将乐府所唱的诗歌称作“乐府”,乐府的含义便成为一种合乐的诗体;

(2)“汉乐府”是汉代的乐府诗;

(3)根据宋代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的分类,汉乐府诗多保存于郊庙歌辞、鼓吹曲词、相和歌词之中。

3、汉乐府的特点:

(1)汉乐府诗以民歌为精华,继承了《诗经》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作品,多方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2)其基本艺术特色是擅长叙事,多采用杂言和五言(汉代首创),语言比较口语化,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影响深远。

思想内容:

这是一首叙事诗,是一篇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兵役制度的民歌,反映了百姓在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

写作特点:

1、开头直入主题,统摄全篇,从老兵从“十五”到“八十”写出从军时间之长。

2、截取片段,下面省略了老兵65年间从军生涯的种种情事,截取他从近乡到归家这个片段,“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这四句借与乡邻的问答勾勒出家破人亡的人间悲剧;

3、最后以老兵孑然一身的形象收结,余味无穷。

《古诗为焦仲妻作》

基本常识:

1、本篇最早见于南朝徐陵所编《玉台新咏》,题为《古诗无名人为焦仲妻作》;

2、宋郭茂倩《乐府诗集》载入《杂曲歌辞》,题为《焦仲卿妻》;

3、后人取首句名《孔雀东南飞》;

4、是一篇有名的长篇叙事诗。

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的一桩婚姻悲剧。

思想内容:

通过焦仲卿、刘兰芝二人的婚姻爱情悲剧,控诉了宗法礼教、家长统治和门阀观念的罪恶,表达了青年男女要求婚姻爱情自由的合理愿望。

悲剧的形成:性格悲剧与社会悲剧。从兰芝和仲卿死后,双双化鸟的角度看,故事又带有神话色彩,它寄托了人民群众追求恋爱,自由生活,幸福美好的强烈愿望。

人物形象

1、刘兰芝:

( 1)坚强、持重、自尊,所以自请遣归;

(2)不卑不亢、有教养,辞别时还牵挂婆婆和小姑;

(3)勤劳能干,多才多艺;

(4)外柔内刚、自有主意、不为威迫所趋,不为荣华所动;

(5)温柔体贴,深情专一;

(6)果断忠贞,敢于追求婚姻爱情的自由,维护自己人格尊严,具有一定的反抗精神。

2、焦仲卿:

(1)终于爱情却不敢直接抗争,懦弱,拘谨,消极,反抗,忍辱负重;

(2)善良孝顺,但为了爱情最后走上叛逆反抗道路。

3、焦母:极端蛮横无理,独断专行,是一个摧残爱情的封建家长典型。

4、刘兰芝哥哥:专横跋扈,趋炎附势,尖酸刻薄,冷酷无情,是典型的市侩形象。

概括主要情节,简要说明“双线推进”的结构方式:

(1)全诗主要分为四个部分:辞旧、送别、逼婚、殉情。

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焦仲卿真诚相爱,却遭婆婆百般刁难,仲卿向母求情无效,夫妻只得话别。兰芝回到娘家,慕名求婚者接踵而来,因与仲卿有约,不愿再嫁,夫妻二人双双命赴黄泉。

(2)叙事采用双线交替推进的方式,结构缜密紧凑。

第一条线索,围绕刘焦两家的家庭矛盾冲突展开,仲卿求母、兰芝求婆、兰芝拒婚、仲卿别母,展现了人物间破坏与反破坏的斗争。

第二条线索围绕兰芝与仲卿之间的爱情展开。

①众卿求母失败后,与兰芝的临别反映了两人浓厚深切的恋情。

②兰芝辞别婆婆后,以重金的话别书写了他们真挚坚定的感情。

③,兰芝据婚后与仲卿的诀别,刻画了他们生死相依的爱情。

这两条线索交替发展完成了故事的叙述及人物命运的展开。

简析“兰芝辞别”“太守迎亲”的作用:

兰芝辞别和太守迎亲两处浓墨重彩,着意铺陈,对表现人物心情,刻画人物形象,烘托悲剧主题,起到了重要作用。

分析以人物对话刻画人物性格的特点。

1、人物对话富有个性,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2、举例分析:

①通过语言表现人物性格,如刘兰芝的外柔内刚,焦仲卿的懦弱无奈,焦母的专横,刘兄的势力;

②不同场合的话语可感受到人物的性格特征,刘兰芝对仲卿、焦母、小姑哥、哥和母亲讲话时的态度和语气各不相同,焦仲卿亦如是。

③对话符合身份特点。如次要人物媒人、府君的简短对话,各自符合人物的身份特点。

3、语言的基本风格为自然、朴实、流畅。

没段景物描写的意义:

有象征意义,象征着男女主人公爱情的不朽,表达了作者对他们追求自由爱情精神的赞美,对他们悲剧命运的同情,也借以告诫后人不要让悲剧重演。

《行行重行行》

文学常识

收录情况:

《古诗十九首》最早收录于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所编的《文选》,题为“古诗”。大都作于东汉末建安之前几十年间,作者多属于中下层文人士子,非一人一时之作。

作品内容与风格:

作品风格韵味比较接近,都为抒情短篇。内容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别情绪,以及士子们的彷徨失意,是东汉后期动荡不安生活和社会感伤心里的真实写照。

作品成就与特点:

形式多用五言,语言含蓄蕴藉,善用比兴寄托,言近旨远,语短情长,刘勰评为“五言之冠冕”,是文人五言诗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

《行行重行行》

思想内容:

这首诗表现思妇怀念远行丈夫的情感,先叙初别之情,次说路遥会难,再诉相思之苦,末以自我宽慰做作结,情感表达细腻入微。

艺术特色:

1、用语和节奏上都运用回环复沓,反复咏叹的表现方法。首句连铁四个“行”字,仅以一“重”字绾结。“行行”言其远,“重行行”言其极远,兼有久远之意,时间、空间翻进一层。

复沓的声调,迟缓的节奏,疲惫的步伐,给人以沉重的压抑感。

2、“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两句用比兴手法,表面上喻远行君子,说明物尚有感,人岂无情的道理,同时暗喻思妇对远行君子深婉的恋情和热烈的相思。

重点语句:

1、“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暗示悲伤,出自《楚辞.九歌.少司命》。

2、“浮云蔽白日”设想丈夫另有新欢,暗示思妇对在外丈夫行为的挂念和猜疑。

《迢迢牵牛星》

重点语句

1、“终日不成章”借用《诗经.小雅.大东》篇中的诗句。

2、“泣涕零如雨”借用《诗经.邶风.燕燕》中的诗句。牛郎织女的故事在汉代已流传。

思想内容:

借用神话传说通篇描写牵牛织女隔河相望而无法相聚的痛苦,把本来无情的两个星宿写得如同人间被活活拆散的恩爱夫妻。

表面上字字在我叙写天上织女的思念之情,实际句句在抒发人间思妇的离别仇恨,采用浪漫主义的想象,表达的却是东汉时期动荡社会中游子和思妇的现实痛苦。

艺术特色:

1、全诗一共十句,其中六句都用了叠字词语,如迢迢、姣姣、纤纤、札札、盈盈、脉脉。

2、(作用)叠字修辞格的运用是这首诗的重点,既增强了节奏的美感和音韵的协调,又自然而贴切地表达了物性与情思。

再答上主体思想:表达了东汉时期动荡社会中游子和思妇的现实痛苦。

易错点:

1、大量保存汉乐府的是宋代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

2、《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最早收录于南朝徐陵《玉台新咏》,后收录在《乐府诗集》。

3、《古诗十九首》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所编的《文选》,题为《古诗》。

古诗古文是什么意思?谢谢了
古文:人们常说的“古文”,是指用文言写成的古代散文(“散文”与“韵文”相对应,不是指现在的文学体裁的小说、散文。),古文一般不包括讲究对仗的骈文,骈文应该归韵文一类。古诗:指中国传统诗词,包括律诗绝句等格律诗、宋词、古风、古代民歌、诗经、乐府等等。古诗和古文,都属于“文言文”。文言...

...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古文翻译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意思是孔子说:“文字不能把话都写全,话也不能把心中的意思都说全。那么圣人的意思就不能完全了解了吗?”孔子说:“圣人设立象,用以全面表现难以表达的意思。设立了卦,全面表现难以说清的真伪性情。附上卦爻辞全面...

文言文和古文是一样的吗
不一样。文言文是以古汉语口语为基础的书面语。在远古时代,文言文基本上就是当时人们日常交流的口语,主要以先秦时期的口语形成的书面文字。但随着时代变迁,人类文明不断进步,出现了记载文物的各类载体,文言文和口语的差异慢慢变大,到最后变成了读书人专用的一种文体。古文,分成广义古文和狭义古文。

古文:不责僮婢翻译
明·冯梦龙《不责僮婢》白话释义:唐临性情宽厚仁慈,很宽容。曾经准备去吊丧,让童仆回家去拿白衣服,童仆误拿了别的衣服,害怕得不敢进来。唐临觉察到了这件事,对他说:“今天天气不顺,不适合悲伤哭泣,先前要你取白衫的事暂且停止。”又曾经让童仆煮药,煮坏了。唐临暗地觉察到了其中的原因,...

扁鹊治病古文
古文: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日:“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回:“寡人无疾。”扁鹊出,桓候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俟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

古文就是文言文吗
什么是文言文? 1.文言文很精彩。这当然是无疑的。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文言文。由此可见中国的现代文明历史还是很短的,解构或者解读传统文化还是现代化的必要,因为传统智慧的继承建立于对文言的正确解读。 2.文言文是知识。这是对的,因为文言文已经不再是语言,它纯粹是文字。但文言文是知识,甲骨文也是知...

古诗古文有哪些
一、古诗古文概览 古诗与古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古诗主要指古代诗歌,包括唐诗、宋词等;而古文则是指古代的散文、辞赋等文学作品。两者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璀璨宝库。二、古诗的类别及代表作品 1.唐诗:唐诗是中国诗歌的巅峰,代表了古代诗歌的最高成就。著名诗人如李白、杜甫、...

小古文10首
1孔子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而让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夫圣人之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多。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

古文有哪些
古文有:《劝学》《陋室铭》《师说》《岳阳楼记》《归去来兮辞》文言文介绍: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它指的是"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

古文“未若柳絮因风起”的翻译
意思:不如比作风吹柳絮满天飞舞。出处:南朝文学家刘义庆的《咏雪》。原文节选: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译文:谢安在寒冷的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