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街网

荣朝历史

www.tangstreet.cn    2025.05.19

1.赵元卿历史上有这人吗

赵元卿的历史原型是宋孝宗赵昚。

宋孝宗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伯琮,后改名瑗,赐名玮,字元永,宋太祖七世孙,宋高宗养子。南宋第二位皇帝,宋朝第十一位皇帝。

绍兴二年(1132年),被高宗选中育于宫中,绍兴三十年(1160年)二月二十四日,被立为皇子,受封开府仪同三司、宁国-军节度使,封建王。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五月二十八日,被立为皇太子,改名赵昚。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高宗让位于赵昚,宋朝的皇位再次回到宋太祖一系。淳熙十六年(1189年)高宗去世后不久,孝宗禅位于三子赵惇,自称寿皇圣帝。绍熙五年六月初九(1194年6月28日),赵昚去世,在位27年,享年68岁,葬会稽府永阜陵。

宁宗庆元三年(1197年)上谥号为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

历史上的宋孝宗

本 名: 赵昚

别 称: 赵伯琮、赵瑗、赵玮、赵元永

字 号: 字元永

所处时代: 南宋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时间: 1127年11月27日

去世时间: 1194年6月28日

主要成就: 改对金称臣为称侄、发动隆兴北伐;创乾淳之治;为岳飞 ***

年 号: 隆兴、乾道 、淳熙

庙 号: 孝宗

谥 号: 明圣成孝皇帝

陵 寝:永阜陵

在 位: 27年

继 任: 宋光宗赵惇

享 年: 68岁

宋孝宗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伯琮,后改名瑗,赐名玮,字元永,宋太祖七世孙,宋高宗养子。南宋第二位皇帝,宋朝第十一位皇帝。

绍兴二年(1132年),被高宗选中育于宫中,绍兴三十年(1160年)二月二十四日,被立为皇子,受封开府仪同三司、宁国-军节度使,封建王。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五月二十八日,被立为皇太子,改名赵昚。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高宗让位于赵昚,宋朝的皇位再次回到宋太祖一系。淳熙十六年(1189年)高宗去世后不久,孝宗禅位于三子赵惇,自称寿皇圣帝。绍熙五年六月初九(1194年6月28日),赵昚去世,在位27年,享年68岁,葬会稽府永阜陵。宁宗庆元三年(1197年)上谥号为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

宋孝宗普遍被认为是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位期间, *** 岳飞冤案,起用主战派人士,锐意收复中原;内政上,加强集权,积极整顿吏治,裁汰冗官,惩治贪污,重视农业生产,百姓生活安康,史称“乾淳之治”。

2.如何公正的评价韩侂胄的历史地位与历史作用

韩侂胄(1152—1207),字节夫,祖籍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

曾祖父韩琦乃北宋名臣,先后事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并官至宰相。韩侂胄是南宋宁宗时期的宰相,主持朝政长达14年,曾经发动“开禧北伐”志复中原。

但是由于军事上准备不充分,再加上投降派暗中活动,最终导致北伐失败,自己也被暗杀身亡,“函首议和”。但是,尚不知情的宋宁宗还将韩侂胄除名勒停,吉阳军(今海南三亚)安置,从而给三亚增添了悲壮的色彩。

不仅于此,抗金名相韩侂胄还被人诬为“奸臣”而入正史。 力图恢复的“开禧北伐”:宋朝南渡后,朝廷始终存在抗金派和投降派两股势力的明争暗斗。

自从孝宗“隆兴和议”之后几十年,再无人公开提及北伐之事。但是韩侂胄却是坚定的抗金派。

他把持朝政打击道学势力之后,抗金派在朝廷处于主导地位,恢复中原再度成为朝廷的重要话题。开禧元年(1205年),韩侂胄任平章军国事,军政大权独揽,开始筹划北伐事宜。

他首先从思想上进行动员,要求朝廷追封含冤而死的抗金名将岳飞为鄂王,并削去投降派秦桧的王爵,改其谥号为“谬丑”(即荒谬、丑恶)。崇岳贬秦的做法大大鼓舞了主战派的士气,沉重打击了投降、妥协势力,一时大快人心,上下抗金情绪极度高涨。

同时,主战派也得到提拔重用,如闲居在家的辛弃疾被任命为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宁宗也不堪在金人面前的屈辱地位而赞同北伐,任命四川宣抚副使吴曦兼陕西、河东路招抚使,郭倪兼山东、京、洛招抚使,赵淳、皇甫斌兼京西北路招抚使、副使,进行战前的军事部署。

在开禧二年(1206年)五月,朝廷正式下诏北伐,史称“开禧北伐”。 但是,南宋王朝沉湎于半壁江山而文恬武嬉多年,因此“开禧北伐”的不利因素很快就出现了。

自从符离兵败(1163年)后,妥协投降派窃取朝廷要职,军备松弛,军纪涣散,多年没有作战。另外,决策北伐前,宁宗、韩侂胄为了最大团结力量,特地解除“庆元党禁”,重新任用一些在籍官员,争取支持,但部分人并不真诚合作反而拆台。

同时,被寄予厚望的吴曦在四川里通金朝,密约献出关外的甘陕四州,求金朝封为蜀王。北伐开始后,吴曦果真按兵不动,使金军东下,无西顾之忧。

吴曦叛变,对北伐部署破坏极大。其他几路人马也进军不利。

韩侂胄又用丘崈为两淮宣抚使。但丘崈受命伊始,就放弃已占领的泗州,退军盱眙,以守为策,金兵分九路进攻,战争形势由宋军北伐变为金军南侵。

丘崈多次遣使与金军谈和,擅自停战。 西线吴曦叛变,东线丘崈主和,使得韩侂胄日益陷于孤立。

开禧三年(1207年)正月,韩侂胄罢免丘崈,改命张岩督视江淮兵马,又自出家财二十万,补助军需,但战局不利,不得已派遣使臣到开封同金谈判。金国却提出割两淮、增岁币、赔军银,还要韩侂胄的人头等无理要求。

韩侂胄大怒,决意再度整兵出战。宁宗下诏,招募新兵,起用辛弃疾为枢密院都承旨。

但是身患重病的辛弃疾还未及赴任就离开人世了,时年68岁。 开禧三年(1207年),蜀中吴曦叛乱被平定,淮南形势渐趋稳定,金国大将仆散揆也病死,形势转而对宋有利。

但是主和派最终杀死韩侂胄主动乞和,“开禧北伐”宣告失败。 被贬吉阳,函首议和:韩侂胄求和不成筹划整兵再战,朝中一些官员却在挖空心思搞议和,悲剧由此产生。

开禧三年(1207年),孝宗朝宰相史浩之子、主和派中坚礼部侍郎史弥远率先弹劾韩侂胄,指责北伐以来军民死亡无数,耗费财资不可胜计,给国家带来惨重灾难,宁宗因此罢免其平章军国事职务。但是史弥远惟恐韩侂胄东山再起,打算将其杀死以绝后患,便与杨皇后、皇子荣王等勾结密谋。

嘉泰二年(1202年),韩侂胄的侄孙女韩皇后死后,宁宗立杨氏为后,韩曾持异议,杨后因此对其深怀仇怨。史弥远谎称密旨,命令权主管殿前司公事夏震在韩侂胄上朝时,突然袭击,将其截至临安城南门外玉津园夹墙内害死,时为十一月乙亥。

但是宁宗对韩侂胄被暗杀一事尚不知情,还在第二天下诏“责为和州团练副使,郴州安置”,第三天又“改送英德府安置”,第四天再次下诏“除名勒停,送吉阳军安置”。史弥远见隐瞒不住才向宁宗报告了实情。

韩侂胄被暗杀,军政大权由杨后、史弥远操纵,进一步向金国屈膝求和。嘉定元年(1208年),他们遵照金朝的无理要求,将韩侂胄的棺椁打开,割下头颅装在盒子里送去,屈辱地签订“嘉定和议”:增岁币为三十万,犒师银(赔款)三百万两,金军自侵占地撤回。

这一事件又被称为“函首议和”。当时太学生作诗讽刺说:“自古和戎有大权,未闻函首可安边。

生灵肝脑空涂地,祖父冤 *** 戴天。晁错已诛终叛汉,于期未遣尚存燕。

庙堂自谓万全策,却恐防边未必然。”一场轰轰烈烈的“开禧北伐”就这样令人心寒地收场了。

金主高兴地说:“除掉了韩侂胄之流,金不足忧也!”其时,金朝已处于“必乱必亡”前夕,只不过是借宋廷的软弱和内部矛盾实施威胁讹诈而已。如果能如韩侂胄所愿抗战到底,打败金国是有可能的。

“开禧北伐”后,再无人提及恢复事宜,直至宋亡。坚持抗金如陆游者也只能通过诗文表达壮志未酬的遗憾:“王师北定。

3.宋度宗时期有哪些历史名人

贾似道

贾似道(1213~1275),字师宪,号悦生、秋壑,宋理宗时权臣。浙江天台屯桥松溪人。贾涉之子,生母胡氏是贾涉的小妾。贾涉死时,贾似道年仅11岁。

端平元年(1234)以父荫为嘉兴司仓、籍田令。嘉熙二年(1238)登进士,为理宗所看重。淳佑初以宝章阁直学士为沿江制置副使,任江州知州,兼江南西路安抚使,再调京湖制置使,兼江陵知府。加宝文阁学士、京湖安抚制置大使。宝佑二年(1254)加同知枢密院事,临海郡开国公。宋理宗以"师臣"相称,百官都称其为"周公"。

咸淳九年(1273),襄樊陷落,德佑元年(1275)贾似道精兵13万出师应战元军于丁家洲(今天安徽铜陵东北江中),大败,乘单舟逃奔扬州。群臣请诛,乃贬为高州团练副使,循州安置。行至漳州木棉庵,为监押使臣会稽县尉郑虎臣所杀。

忽必烈

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大蒙古国的末代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蒙古尊号"薛禅汗"。

青年时代,便"思大有为于天下"。1251年,长兄蒙哥继大汗位,忽必烈受封为王。1252年忽必烈即奉命征讨大理。1260年长兄去世,忽必烈在开平即汗位,建元中统,开始按中国传统的王朝年号纪年。

1294年正月,在大都病逝,谥号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庙号世祖。

吕文焕

吕文焕(?-1299年?),中国南宋后期著名将领。小名吕六,吕文德之弟,安丰(今安徽寿县)人,活动年代是宋末元初。吕文焕在宋蒙襄樊之战后期任宋朝守将,相持达6年之久。1273年,襄阳兵尽粮绝。吕文焕投降元朝,并立刻为元军策划攻打鄂州(今湖北武汉),自请为先锋。随后攻破及招降沿江诸州,并为伯颜向导,引元军东下。1276年,元军破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吕文焕与伯颜一起入城。官至中书左丞,1286年告老还乡,卒于家。

宋度宗赵禥

赵禥(1240-1274),南宋皇帝,荣王赵与芮之子,初名孟启,又名孜、长源。宋理宗无子,收其为养子,先后封为建安王、永嘉王、忠王。1260年,被立为太子。景定五年(1264年)10月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咸淳"。

赵禥在位10年,即位时,金国已经灭亡多年,而北方蒙元的军队大举南下,国难当头之际,他却把军国大权交给贾似道执掌,使南宋偏安江南的锦绣江山处于暗无天日之中。

1274年8月12日驾崩于临安,年35岁,谥号端文明武景孝皇帝,庙号度宗,葬会稽永绍陵。

4.王者荣耀苏烈历史人物原型 剑仙李白和苏烈是什么关系

你好

从英雄介绍和定位来看,苏烈是一个前排英雄,造型也是纯纯的纯爷们儿,我肯定要第一时间秒到手。

而苏烈这个新英雄在中国历史上是有历史原型的,如果说“苏烈”这个名字很多人还陌生的话,那么他另外一个名字你肯定如雷贯耳!没错,他就是大唐名将——苏定方!

苏定方(592年—667年),名烈,字定方,以字行世,汉族,冀州武邑(今河北武邑县)人,唐朝杰出的军事家。

少年时代的苏定方便以骁勇善战和气魄惊人而闻名一时,十五岁时追随父亲苏邕为州郡征讨叛贼,先登陷阵,乡里依赖他得以安定。隋朝大业末年,投奔窦建德、刘黑闼领导的河北起义军,乱世中屡建战功。

直到贞观初年才开始为唐朝效力,并随李靖北伐东突厥,在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夜袭阴山一役中,苏定方作为前锋率领两百名骑兵一马当先攻破了颉利可汗的牙帐,为唐灭亡东突厥立下大功。

显庆二年,累功升任行军大总管,开始独当一面,并以其非凡战绩和正直为人深受唐高宗的赏识与信任,屡委以重任。征西突厥,平葱岭,夷百济,伐高句丽,定方前后消灭了三个国家,都活捉了他们的君主,史无前例地将大唐帝国版图向西开疆到中亚咸海,国境直抵波斯(今伊朗),向东拓土至朝鲜半岛南部。立下了不朽功勋的苏定方先后迁任为左骁卫大将军、左武卫大将军,封邢国公。晚年受命担任安集大使,全面负责对吐蕃的军事防御。

乾封二年去世,享年七十六岁,追赠为幽州都督,谥号为庄。

人物评价:

在演义小说作品中,苏定方的形象与真实历史相差甚远,甚至与其形成鲜明对比,可以说是被后世通俗小说、评书和戏剧歪曲形象最严重的历史人物之一。然而苏定方的文学形象在隋唐系列小说中也有一个逐步丰满,逐步演化的过程。

他是保卫家乡、先登陷阵的少年豪杰,是开疆拓土、老当益壮的一代名将;他是大军事家李靖麾下骁勇前锋,亦是唐高宗朝中杰出统帅;他是窦建德、刘黑闼旧部,天下安定后,又成为拱卫国土、平定四方的大唐军魂;他在演义中是受人唾骂的大反派,在中国历史上却又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苏定方一生驰骋疆场数十年,北击颉利,西灭突厥,东平百济,南镇吐蕃,纵横万里,“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西域诸国震慑降服。唐朝立国二百八十九年,其广袤疆域至高宗朝达到了巅峰,大唐的声威随之播及西北边隅和东方遐邦,既为中原的稳定繁荣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促进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今天中国版图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者荣耀苏烈和李白的关系:

长城小分队也将在月中上线第一位英雄铠,铠是露娜的哥哥,与苏烈、百里守约、百里玄策是队友,百里玄策和百里守约是兄弟,长城小分队队长是花木兰。他们共同抵御来自西域的魔种威胁,与达摩和兰陵王是敌对势力,武则天则派兵外出镇压魔种。

望采纳!谢谢



中国的历史分几个阶段?
中国历史主要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古代、近代和现代。古代史:1. 原始社会阶段:从元谋人开始,经历了传说中的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黄帝(轩辕氏)、尧、舜、禹等时代,直至夏朝建立前夕。2. 奴隶社会阶段:自夏朝建立起,至春秋末期结束。3. 封建社会阶段:从战国时期开始,直至鸦...

历史有哪些
根据研究领域的不同,历史可分为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军事史、社会史等。政治史关注政治制度和政治事件的发展,经济史研究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的变化,文化史则探究文化现象和文化变迁,军事史关注战争和军事策略,社会史则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四、从事件性质分类 历史还可以根据事件性质的不...

历史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历史的主要特点包括:1. 持续性:历史是由一系列事件和进程组成的,它们相互关联、不断发展,并与现在和未来产生影响。2. 多样性:历史涉及到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时间段,因此,历史是多样的,反映了不同的传统、文化和经验。3. 主观性:历史是由人创造的,因此,历史揭示的是人...

中国古代历史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 商朝: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东周(春秋、部分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楚汉战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

过去的历史是真的吗?
过去的历史大部分是真实的,但可能存在一定的记载偏差。1. 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历史是由人类在过去所经历的一系列事件构成的,这些事件在发生时都是真实存在的。历史记录的目的就是为了保存这些真实发生的事件,以供后人了解和学习。因此,从历史记录的角度来看,过去的历史是真实的。2. 史官的记载与偏差...

中国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约公元前2070年,中国最早的国家夏朝出现。东周推进了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变革,思想上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帝国—秦朝,西汉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中国陷入分裂割据局面,五胡乱华期间,异族融于中国趋势加强,诸多...

中国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中国古代史的起点是夏朝即公元前2070年,到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总共有2070+1840=3910年。夏朝:约公元前2029年-约公元前1559年,共计:471年。商朝:约公元前1559年-约公元前1046年,共计:438年。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共...

关于中国解放前的历史
中国解放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下是中国解放前的重大历史事件:1、辛亥革命 1894年,孙中山创立了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19世纪末,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丘逢甲等人开风气之先,排除顽固守旧势力的干扰,成功引入西学,创办新式学校,将平民教育纳入满清朝廷的视野。清政府...

历史上有多少个朝代?
中国历史上十八个朝代名称来历我国历史悠久,朝代更零星纷繁。每朝的创建者要首手办的第一件事就是确立国号(朝代名称)。国号就是一个国家的称号。《史记·五帝本纪》:“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 朝代的名称是由什么决定呢?大致有五个来由:由部族、部落联盟的名称而来,来自创建者原有卦号、...

“历史”一词的由来?
历史这一概念的源头可追溯至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著名的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其著作《历史》(又名《希波战争史》)中首次赋予了它独特的定义。这部作品虽然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叙事,但其内容的准确性在当时并非完全得到证实,故事性成分较为浓厚。然而,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则在历史写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