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村的历史沿革是怎样的?
在明朝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河北村因其坐落在石现河之北而得名,这是位于朱吴镇东北部的一座村庄。其地理位置坐标为东经121°09′,北纬36°58′。河北村的周边村落分布有序,东边与中石现村相邻,西边与南长仙村相连,东南方向则与西石现村隔着一条河,北边则与北石现村接壤,都隶属于朱吴镇的行政管辖范围。
村庄总面积达到4.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极为广阔,有120公顷。这里土壤肥沃,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主要包括小麦、玉米、花生、苹果以及丰富的蔬菜等,为村民们提供了丰富的农业资源。
截至2002年,河北村共有350户人家,人口总数为93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处于负增长状态,为-2.4‰。村庄的居民以程姓为主,他们都是汉族,保持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和紧密的社区联系。
扩展资料
河北省秦皇岛青龙县隔河头乡河北村为一地名,为传统农业县,以农业种植和药材基地为经济来源,药材种植面积达15公顷。 外出劳务人员30人,年劳务收入达54万元,占总收入的 43 %。
东贯市村东贯市村由来
即八达岭以北的岔道城和南口以南的灌石村;促进了灌石村的经济发展,人口也迅速增加。明朝中期,为了便于管理,将灌石村一分为二,分别称为东灌石、西灌石。因明、清两朝物资交易的货币单位是贯,灌石村又早已形成发达的市场,从清朝中期起,两村的村名分别改称为东贯市和西贯市,一直沿用至今。
浙江晋溪村的地名,来历?
村基呈长形。住宅典雅古朴。中间一小溪穿过全村,溪两边是遒劲的古柏。西边有条东西向、长200米的老街,街面宽约4米,原由光滑的鹅卵石铺成。村原有十庙十庵十祠堂,最有名的要数元帅庙,姚氏祠堂,其规模之大,在当地首屈一指。在老村的四周是本世纪90开始发展起来的住宅新区,新楼鳞次栉比,均...
张家兰子村概况
全村共有500户,1851人,耕地面积极为丰富,总面积1456亩。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玉米、地瓜与花生等。村民们世代耕耘于此,与土地紧密相连,以农为生。村中生活节奏平和,每到农历一、六之日,便是逢集之日,村民们会集聚于此,进行商品交易与生活物资的交换,使得张兰子村的集市充满活力与人情味。张兰...
刘集行政村村庄简史
刘集行政村的村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弘治年间(1488-1505年),据《刘氏家谱》记载,刘氏家族从鄄城迁徙至此,因村中一棵象征繁荣昌盛的榕花树而得名榕花村。随着时间的推移,村庄名称几经变更,先改为榕花集,而后又以刘姓为名,成为今天的刘集。这个村庄有着丰富的历史传说,其中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
一些村名的历史由来
4.总孙村名来历 孙村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自古人文荟萃,代有人出,举凡宋代鲜元章本,明朝御使吴琛,南明朝爱国将领黄德公等名传于世,文留后人。 抗日战争时期是繁昌县主要抗日根据地,谭震林将军带领的新四军三支队就驻扎在中分村,新四军三支队同日本侵略军在梅冲村开展著名的“塘口坝血战”。灿烂的古代文明,在孙...
东观村是什么来历的
山西省祁县东观镇东观村原名东管。据县志记载,清乾隆45年已易名为东观 ,因此地原有一个坐西面东的观音庙而得名。东观 历史上是太原、榆次、太谷、长治的通衢地,是远近闻名的商品交易中心。东观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丰富,是山西省历史文化名镇,闻名全国的乔家大院位于域中心,乔家的衣食住行、婚丧...
三里庄村村庄由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名称逐渐演变为我们如今所熟知的三里庄。这个地名在同治时期的《即墨县志》中已有明确的记载。此地信息来源于权威的百度地图,其数据是最为准确的,因此,对于三里庄村的村庄由来,这一记载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线索。这个村庄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它见证了李姓家族在那个动荡...
为什么黄历的吉日都不一样,该信哪个
中国的黄历只有一个版本,那是源远流长的,你老丈人家的那个或许是印刷错误吧,古时由钦天监计算颁订,因此也称皇历。其内容指导农民耕种时机,故又称农民历。忌订婚,又找了找上网上的老黄历,竟然是和其余两个都不一样,而且时辰凶。日历(黄历)的择吉部分,不是国家同一编排,而是各自独立编排。
高李村简介
高李村被誉为远近闻名的“状元村”,其事迹曾在各级电视台报道,成为郭里镇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郭里乃至邹城人民增了光。教育培育了人才,人才反哺家乡。高李村的学子们时刻关注着家乡的建设和发展,不时为家乡的繁荣献计献力。现在的高李村正乘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朝着建设和谐稳定社会主义新农村的...
陕西·兴平南位乡陈王村地名的由来
陈王村村名来历说法有三: 其一:明朝初期,即公元十四世纪,陈王村名谓“师王村”,由师姓、王姓和赵姓家族组成。师姓居住在本村“狮子巷”,位于今天的陈王三村三组;王姓住在今天陈王三村三组的“米汤巷”;赵姓居住在“老后头”,如今的赵家北面。四十年前,即上世纪七十年代,在陈王三村一组(“寺门”)的南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