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岳霖先生的背景,人物性格,感情
中国现代哲学家张岱年:家兄张申府先生说过,现在中国如有个哲学界的话,第一人是金岳霖先生。 现代著名思想史学者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①中国近50年思想方法上,真正能融会各种方法系统,另立一新的方法系统,在中国近日恐怕只有金岳霖先生一人了。②思想过于周密,理论过于深邃,而文字过于谨严,不善于用符号的人不能了解其学说思想,而善于运用符号的人既不多,故了解金先生的学说思想的人甚寥寥。 更新大师冯友兰:①金先生的风度很像魏晋大玄学家嵇康。嵇康的特点是“越名教而任自然”,天真烂漫,率性而行;思想清楚,逻辑性强;欣赏艺术,审美感高。我认为,这几句话可以概括嵇康的风度。这几句话对于金先生的风度也完全可以适用。②我想象中的嵇康,和我记忆中的金先生,相互辉应。嵇康的风度是中国文化传统所说的‘雅人深致”、“晋人风流”的具体表现。金先生是嵇康风度在现代的影子。 诗人徐志摩:金先生的嗜好是捡起一根名词的头发,耐心地拿在手里给分。他可以暂时不吃饭,但这头发丝粗得怪讨厌的,非给它劈开了不得舒服。逻辑学家王浩(《金岳霖先生的道路》):金先生于1949年以前及以后追求了两个很不相同的理想。这两种理想在今天都值得推荐,值得追求。但我不以为一个人可以同时追求这样一对难于兼得的理想。著名作家汪曾祺(《蒲桥集》):金先生治学精深,而著作不多。除了一本大学丛书里的《逻辑》,我所知道的,还有一本《论道》。中国著名逻辑学家、哲学家殷海光(《殷海光林毓生书信录》)曾这样描述当年金岳霖对他的影响:“在这样的氛围里,我忽然碰见业师金岳霖先生。真像浓雾里看见太阳!这对我一辈子在思想上的影响太具决定作用了。他不仅是一位教逻辑和英国经验论的教授,并且是一位道德感极强烈的知识分子。昆明七年教诲,严峻的论断,以及道德意识的呼唤,如今回想起来实在铸造了我的性格和思想生命。……论他本人,他是那么质实、谨严、和易、幽默、格调高,从来不拿恭维话送人情,在是非真妄之际一点也不含糊。”哲学家贺麟(《逻辑》):国内惟一具新水准之逻辑教本。 华东师大哲学系教授杨国荣:中国近代新实在论的另一重镇是金岳霖。但与冯友兰以人生哲学为目标构建新理学不同,金岳霖的注重点更多地指向认识论与方法论,其理论与新实在论有亲近的一面,也有与之相出入的地方。从某种意义上来看,金岳霖的理论建树可以看作是中国近代实证主义思潮的逻辑终结。 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他随便得很,教授没有像他那么随便的。他有时候在讲坛上走来走去,这个不说了,有时候就坐在教桌上面对着大家,在那里讲课。他还有个特点,他不写字,很少在黑板上写字,也带支粉笔,不过没什么用。 张申府:在中国哲学界,以金岳霖先生为第一人。费正清(《自传》):(金岳霖)英语几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能在音调、含义、表情等各方面分辨出英语中最细微的差别。
比如请博士朋友给他的宠物鸡看病,其实就是因为他把鸡喂的太胖,导致鸡不能正常下蛋了而已,他朋友只好用手掏出来。这件事反应出金岳霖在待人接物方面保持着单纯性。又比如,他一生没有结婚,却把他的厨师的养老费早早就为其准备好了。而且,那位厨师也真的是拿着这些养老金度过晚年的。这就反应出金岳霖的仁爱和敦厚的性格。
望采纳。
金岳霖(1895—1984),中国现代哲学家、逻辑学家。字龙荪,浙江诸暨人。1911年考入清华学堂。1914年考取官费留学生。1920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21年到英国学习。1925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55年后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副所长、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从事哲学和逻辑学的教学、研究和组织领导工作。金岳霖是把西方现代逻辑介绍到中国的主要人物,他把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相结合,建立了独特的哲学体系,培养了一大批有较高素养的哲学和逻辑学专门人才。著有《论道》、《逻辑》和《知识论》,只凭三本著作,林岳霖就奠定了他在中国哲学界的地位,其中《知识论》更在中国哲学史上首次构建了完整的知识论体系。
一代大师毫无杂质的赤子之心
中国哲学和逻辑学界有金岳霖这位当代的大智者,实在是一大幸事。金岳霖的一生,是复杂的也是单纯的,是传奇的也是寂寞的。今年是金老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我们是怀着景仰的心情作这篇文章的,不敢辜负“大师”这个字眼,希望能够籍此表达对金岳霖先生的怀念与纪念。
●孤往精神和杰出成就
金岳霖早年是学商业和政治学的,可能这些学问对他的智力不构成任何挑战,所以他对这些“玩意”一点兴趣都没有。有一次他和张奚若、秦丽莲在巴黎圣米歇大街散步,遇到几个人不知为了什么事吵了起来,这三个人居然也跟进去和他们争论。从此,金岳霖开始对逻辑产生兴趣。当阅读到新黑格尔主义的哲学家T.H.格林著作时,他说他才头一次感到情感上的欣赏和认同,从此之后他对哲学的热情一发而不可收拾。
“在中国哲学界,以金岳霖先生为第一人”,张申府这番话严格地说来也是并不虚妄的。大概可以说,20年代金先生归国后,哲学界人物中像金先生那样对西方哲学有较深入的了解,并能作出世界水平的研究成绩,是前所未有的。
华东师大哲学系杨国荣教授是系统研究金岳霖哲学体系的专家,他将金岳霖放到整个中国近代“新实在论”的发展史中来考察,他指出:“中国近代新实在论的另一重镇是金岳霖。但与冯友兰以人生哲学为目标构建新理学不同,金岳霖的注重点更多地指向认识论与方法论,其理论与新实在论有亲近的一面,也有与之相出入的地方。从某种意义上来看,金岳霖的理论建树可以看作是中国近代实证主义思潮的逻辑终结。”
金岳霖最终还是没法摆脱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西方逻辑实证主义只能作为他认识世界的一种工具和手段。而中国的那些近乎不可言说的形而上学则总是让他不能忘怀,他野心勃勃地要进入“无极而太极中的宇宙洪流上去”,要学庄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在对道家哲学的新开拓方面,还没有一个近现代思想家比他走得更远。
●老顽童的赤子之心
青年批评家王晓渔眼中的金岳霖是个孩子气很重的人,他说:“金岳霖先生是一个‘顽童哲学家’,不管在别人的回忆文章还是他自己的回忆录里,他都是一个‘天真汉’的形象。”
金岳霖生前经常做一些有趣的事,他有时居然会把自己的名字忘记。有一回他给陶孟和打电话,陶家的佣人问:“您哪位?”他张口结舌答不出来,又不好意思说忘记了,只好说:“你不要管,请陶先生接电话就行了。”但那个佣人说不行,他便又请求了两三次,还是不行。于是他跑去问给他拉洋车的王喜,谁想王喜也说不知道。他急了,问:“你有没有听别人说过?”王喜这才想起:“我听见人家都叫金博士。”阿弥陀佛,原来姓“金”!
金岳霖非常受学生欢迎,因为他最“好玩”。在西南联大,有一回学生请他讲小说与哲学的关系,他就去讲,讲完之后得出一个结论:小说与哲学没有关系。
金岳霖的身上有一股赤子之心,如果没有对哲学和逻辑学心无旁骛的研究激情,他不可能在本体论和认识论的道路上走得如此之远,如此之深;要是没有对真理的认同感,对大同世界的美好向往,他也不可能在解放后如此坚决地彻底批判自己的哲学体系,将自己三四十年代的思想信仰推翻重来。和他同时代的哲学家相比,金岳霖是最特殊的一个。他的哲学体系几乎不涉及历史和人,他总是热衷于哲学命题的逻辑分析,有时不免给人极其枯燥晦涩的印象。在这个他所构建起来的庞大哲学体系中,金岳霖广泛讨论了时空、因果等“天道”问题,试图为自己找到一个“安身立命”之所。
●不得不提的林徽因
真正懂得爱情的是金先生,他对林徽因的痴恋才叫“三洲人士共惊闻”。林徽因、梁思成夫妇家里几乎每周都有沙龙聚会,金岳霖始终是梁家沙龙座上常客。他们文化背景相同,志趣相投,交情也深,长期以来,一直是毗邻而居。金岳霖对林徽因人品才华赞羡至极,十分呵护;林徽因对他亦十分钦佩敬爱,他们之间的心灵沟通可谓非同一般,甚至梁思成林徽因吵架,也是找理性冷静的金岳霖仲裁。
汪曾祺在他《金岳霖先生》一文中讲道:金先生对林徽因的谈吐才华,十分欣赏。现在的年轻人多不知道林徽因。她是学建筑的,但是对文学的趣味极高,精于鉴赏,所写的诗和小说如《窗子以外》、《九十九度中》风格清新,一时无二。林徽因死后,有一年,金先生在北京饭店请了一次客,老朋友收到通知,都纳闷:老金为什么请客?到了之后,金先生才宣布:“今天是徽因的生日。”
金岳霖自始至终都以最高的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他终生未娶,爱了林徽因一生。
●一些片段的回忆
金岳霖学生、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他随便得很,教授没有像他那么随便的,他有时候在讲坛上走来走去,这个不说了,有时候就坐在教桌上面对着大家,在那里讲课。他还有个特点,他不写字,很少在黑板上写字,也带支粉笔,不过没什么用。”
书法家欧阳中石:“他是我崇拜的偶像。他语言很少,很木讷,但给人印像不见得不深刻。像给你介绍个人,‘他’,‘他’,好像是经过了一番思索,称他先生呢,还是称他同志呢,想了半天,‘先生吧’,这才说出来,可见他是经过了好几个思索才落定个先生上,其实这个没有动作,没有内容,可是就是他这么一迟钝,反而觉得大有文章。”
作家汪曾祺:“他养了一只很大的斗鸡(云南出斗鸡)。这只斗鸡能把脖子伸上来,和金先生一个桌子吃饭。他到处搜罗大梨、大石榴,拿去和别的教授的孩子比赛。比输了,就把梨或石榴送给他的小朋友,他再去买。”(王丹)
刘大成拜师金铁霖
2011年,草根明星刘大成在一次电视节目中,节目组出人意料地邀请了声乐教育界的泰斗金铁霖先生作为嘉宾。在刘大成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节目现场发生了一幕感人至深的画面。刘大成,以其憨厚老实的形象,真诚地向金铁霖表达了拜师的意愿,渴望能从他那里学习声乐知识。金铁霖被刘大成的真诚打动,欣然接受了他...
刘季霖成就
刘季霖先生对北京皮影艺术的衰落深感忧虑,他深知中国皮影在国际上备受珍视,如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的博物馆都收藏了大量中国皮影,其中德国的柏林、慕尼黑、奥芬巴赫等地的博物馆里就有来自北京的皮影。早在1930年代,德国奥芬巴赫皮革艺术博物馆创始人伯纳特曾从柏林古玩商处听说北京王府中有一整箱皮影...
马秋华人物简介
此外,她还被广西省桂佩艺术学院聘为兼职教授,可见她在业界的影响力和专业认可。值得一提的是,马秋华的个人生活同样充满艺术气息,她的丈夫是著名的音乐家金铁霖先生,他们的结合无疑为音乐界增添了一段佳话。在家庭和职业的双重支持下,马秋华在歌唱和教育事业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猴王出巡作者简介
刘季霖先生,1936年出生于北京,满族,是中国西派皮影艺术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在20世纪50年代曾先后师从路景达和阎殿臣两位皮影界的大师,后在北京皮影剧团担任编导和美术设计等职务。刘季霖的艺术生涯中,他勇于创新,以西派皮影为基础,融合东派和其他地方的特色,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创作了众多的皮影...
江化霖影视作品
江化霖先生的影视作品丰富多样,他以其精湛的演技在多个年代和角色中留下了深刻印象。1965年的《龙马精神》中,他饰演的二夯角色诠释了坚韧不拔的精神;1985年的《黄桥决战》中,他扮演的刘玉坤角色见证了历史的烽火硝烟。在1986年的《东陵大盗》和《血战台儿庄》中,分别饰演的于跃先和池峰城,展现了他...
中南民族大学雕像地址在哪里?
中南民族大学雕像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民族大道182号的中南民族大学内。这座雕像名为“吴泽霖雕像”,位于学校的显著位置,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吴泽霖雕像矗立在校园内,不仅是对吴泽霖先生的一种纪念,更是对中南民族大学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吴泽霖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
云南电网公司董事长甘霖年龄
1. 甘霖,云南电网公司董事长,截至2023年3月10日,年龄为58岁。2. 根据名人网资料,甘霖先生1965年2月出生,目前担任广州穗能通综合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3. 甘霖先生在相关领域拥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并在云南电网公司担任董事长一职。4. 在其职位上,甘霖先生负责规划公司的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建...
田长霖传奇内容简介
这本书以田长霖先生的非凡经历为主线,生动描绘了一位中国移民在西方世界取得卓越成就的故事。他以卓越的智慧和坚毅的品格,书写了中国人向世界顶级学府——柏克莱加大进军并最终成为该校首任亚裔校长的传奇篇章。这一成就不仅让亚洲人感到自豪,更令中国人深感骄傲,他是华人社区的杰出代表,也是美国最...
林晓霖的成就名誉
林晓霖先生亲历了中国时尚品牌发展的历程,具有丰富的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经验,先后荣获“中国十大营销策划专家”、“中国策划业杰出功勋奖”。十五年以上成功的品牌定位管理与社会化整合营销实战,多元的职业经历与跨界的身份,促使其理性与灵性兼备,成就了林晓霖先生在品牌定位管理、时尚创意与社会化营销领域...
中国谁是口技大王?
王庆新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口技表演艺术家之一。王庆新,祖籍山东济宁,1944年7月2日出生。师从于著名常派相声表演艺术家常宝霖先生,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表演“口技相声”。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