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街网

关于佛陀经典语录原句

www.tangstreet.cn    2025.05.21
  说实话,这些佛陀经典语录需要翻译成白话文才可以看懂吧!以下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佛陀经典语录原句,希望你喜欢。

  佛陀经典语录原句精选
  1) 不以戒律行,或由于多闻,或由证昧,或由于独居。

  2) 谓『受出家乐,非凡夫所能』。汝等漏未尽,莫生保信想!

  3) 支道中胜,句谛中胜,离欲法中胜,具眼两足胜。

  4) 实唯此道。无余知见净。汝等顺此行。魔为之惑乱。

  5) 汝顺此(道)行,使汝苦灭尽。知我所说道,得除去荆棘。

  6) 汝当自努力!如来唯说者。随禅定行者,解脱魔系缚。

  7) 『切行无常』,以慧观照时,得厌离于苦,此乃清净道。

  8) 如是粪秽等,盲昧凡夫中,正觉者弟子,以智慧光照。

  9) 若得无漏心,亦无诸惑乱,超越善与恶,觉者无恐怖。

  10) 知身如陶器,住心似城廓,慧剑击魔罗,守胜莫染着。
  佛陀经典语录原句最新
  1) 此身实不久,当睡于地下,被弃无意识,无用如木屑。

  2) 仇敌害仇敌,怨家对怨家,若心向邪行,恶业最为大。

  3) (善)非父母作,亦非他眷属,若心向正行,善业最为大。

  4) 非真思真实,真实见非真,邪思惟境界,彼不达真实。

  5) 真实思真实,非真知非真,正思惟境界,彼能达真实。

  6) 如盖屋不密,必为雨漏浸,如是不修心,贪欲必漏人。

  7) 如善密盖屋,不为雨漏浸,如是善修心,贪欲不漏人。

  8) 现世此处悲,死后他处悲,作诸恶业者,两处俱忧悲,见自恶业已,他悲他苦恼。

  9) 现世此处乐,死后他处乐,作诸善业者,两处俱受乐,见自善业已,他乐他极乐。

  10) 现世此处苦,死后他处苦,作诸恶业者,两处俱受苦,(现)悲『我作恶』,堕恶趣更苦。

  11) 现世此处喜,死后他处喜,修诸福业者,两处俱欢喜,(现)喜『我修福』,生善趣更喜。

  12) 虽多诵经集,放逸而不行,如牧数他牛,自无沙门分。

  13) 虽诵经典少,能依教实行,具足正知识,除灭贪瞋痴,善净解脱心,弃舍于世欲,此界或他界,彼得沙门分。

  14) 『切行是苦』,以慧观照时,得厌离于苦,此乃清净道。

  15) 『切法无我』,以慧观照时,得厌离于苦,此乃清净道。

  16) 当努力时不努力,年虽少壮陷怠惰,意志消沈又懒弱,怠者不以智得道。

  17) 慎语而制意,不以身作恶。净此业道,得圣所示道。

  18) 由 瑜伽 生智,无瑜伽慧灭。了知此道,及其得与失,当自努力行,增长于智慧。

  19) 应伐欲稠林,勿伐于树木。从欲林生怖,当脱欲稠林。

  20) 男女欲丝丝,未断心犹系;如饮乳犊子,不离于母牛。
  佛陀经典语录原句集锦
  1) 自己断除爱情,如以手折秋莲。勤修寂静之道。善逝所说涅盘。

  2) 『雨季我住此,冬夏亦住此』,此为愚夫想,而不觉危险。

  3) 溺爱子与畜,其人心惑着,死神捉将去,如瀑流睡村。

  4) 父子与亲戚,莫能为救护。彼为死所制,非亲族能救。

  5) 了知此义已,智者持戒律,通达涅盘路──迅速令清净。

  6) 若弃于小乐,得见于大乐。智者弃小乐,当见于大乐。

  7) 施与他人苦,为求自己乐;彼为瞋系缚,怨憎不解脱。

  8) 应作而不作,不应作而作,傲慢放逸者,彼之漏增长。

  9) 常精勤观身,不作不应作,应作则常作,观者漏灭尽。

  10) 杀(爱欲)母与(慢)父,杀刹帝利族王,(破)王国杀其从臣,趋向无忧婆罗门。

  11) 杀(爱欲)母与(慢)父,杀婆罗门族王,杀其虎(将)第(疑),趋向无忧婆罗门。

  12) 乔达摩弟子,常善自醒觉,无论昼与夜,彼常念佛陀。

  13) 乔达摩弟子,常善自醒觉,无论昼与夜,彼常念达摩。

  14) 乔达摩弟子,常善自醒觉,无论昼与夜,彼常念僧伽。

  15) 乔达摩弟子,常善自醒觉,无论昼与夜,彼常念于身。

  16) 乔达摩弟子,常善自醒觉,无论昼与夜,常乐不杀生。

  17) 乔达摩弟子,常善自醒觉,无论昼与夜,心常乐禅定。

  18) 出家爱乐难。在家生活难。非俦共住苦。(轮回)往来苦。故不应往来,随从于痛苦。

  19) 正信而具戒,得誉及财者,彼至于何处,处处受尊敬。

  20) 善名扬远方,高显如云山。恶者如夜射,虽近不能见。

  21) 独坐与独卧,独行而不倦,彼独自调御,喜乐于林中。

  22) 说妄语者堕地狱,或已作言『我无作』。此恶业者死后,他世同受(地狱)苦。

  23) 多袈裟缠颈,恶行不节制,恶人以恶业,终堕于地狱。

  24) 若破戒无制,受人信施食,不如吞铁丸──热从火焰出。

  25) 放逸淫人妻,必遭于事:获罪睡不安,诽地狱。

  26) 非福并恶趣,恐怖乐甚少,国王加重罪,故莫淫他妇。

  27) 不善执孤沙,则伤害其手;沙门作邪行,则趣向地狱。

  28) 诸有懈惰行,及染污戒行,怀疑修梵行,彼不得大果。

  29) 应作所当作,作之须尽力!放荡游行僧,增长于欲尘。

  30) 不作恶业胜,作恶后受苦。作诸善业胜,作善不受苦。

  31) 譬如边区城,内外均防护,自护当亦尔。刹那莫放逸。刹那疏忽者,入地狱受苦。

  32) 不应羞而羞,应羞而不羞,怀此邪见者,众生趋恶趣。

  33) 不应怖见怖,应怖不见怖,怀此邪见者,众生趋恶趣。

  34) 非过思为过,是过见无过,怀此邪见者,众生趋恶趣。

关于佛陀经典语录原句相关 文章 :

1. 佛陀经典语录

2. 60句佛陀哲理语录大全

3. 佛陀语录图片

4. 佛家语录

5. 佛的经典语录大全

6. 十大佛教经典语录大全

7. 佛经典语录人生感悟句子

8. 佛说人生经典语录精选

释迦牟尼佛一生到底说了多少部经
1. 释迦牟尼佛在得道后,首先在雪山中向法身大士及天龙八部讲授了《华严经》,这一教化持续了七处九会,共计三七二十一天。2. 随后,为适应小乘圣人的根机,佛陀在鹿野苑宣讲了四阿含经,即《中阿含》、《杂阿含》、《长阿含》、《增一阿含》,说法历时十二年。3. 在方等时期,佛陀为引导小乘...

佛经是什么时候诞生的?
1. 在最初的华严时期,佛陀宣讲了《华严经》,持续了二十一天。2. 随后,在阿含时期,佛陀说法十二年,主要讲授《阿含经》。3. 接着,在方等时期,佛陀说法八年,主要讲授《方等经》。4. 之后,在般若时期,佛陀说法二十二载,主要讲授《般若经》。5. 最后,在法华涅槃时期,佛陀说法共八年,...

佛经一共有什么经
佛经并非一个具体的数字可以概括的“经书总和”,而是一个庞大的经典体系,主要包括“三藏十二部经”。三藏: 经藏:包含所有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根机的佛陀教法。 律藏:佛陀为调伏弟子心性,对治众生恶习所制定的教团生活规则。 论藏:佛弟子将经典教义加以论议、解释、整理,形成的组织化、体系...

佛陀所讲的12部经文分别是什么啊?
一、修多罗、素怛缆,此译为经或契经,如《四阿含》、诸大乘经、戒经以及三藏外的一切经典,皆名契经。但此处所说的契经,是单指经中直说法义的长行经文,故又称长行经。二、只夜,此译重颂或应颂,颂有一定的字句,四、五、七字一句,三、四、五、六为一颂不定。凡经中偈颂,以偈颂体...

佛留下的几本重要佛经分别都讲了什么?
1. 阿含经:这些经典主要包含佛陀的简短对话,通过这些对话,我们可以理解佛陀的思想。它们类似于儒教的《论语》,记录了创始者的话语和信件。2. 四十二章经:这部经书被认为是《发句经》的一部分,或者是阿含经的一部分,它讨论了隐喻和真理。3. 大藏经:佛灭后几百年至几千年,后人整理了这些经典...

释迦牟尼佛讲经顺序
1. 华严时期:佛陀在雪山的寂灭场中,以千丈卢舍那佛的圆满形态出现,对十住、十行等各层次的修行者,以及天龙八部等众生,传授《华严经》。该经阐述了菩萨修行的全过程,从发心到佛果,通过十度万行的积累和庄严,达到最崇高的境界。2. 阿含时期:佛陀主要针对小乘圣人,讲解了四部主要的阿含经——...

想知道佛陀各部经的宣讲次序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得道以后,用妙观察智、观机施教,对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以及宿世善根成熟的天龙八部,就在雪山一乘寂灭场中,现出千丈卢舍那佛圆满报身,说圆顿修多罗的大教的《华严经》。一共说了七处九会,教导菩萨因地发心修行,一定要以十度万行的因...

佛陀在涅槃前遗言记载在哪部经?
佛陀在涅槃前遗言记载在巴利三藏的《长部.大般涅槃经》中。在该经中,佛陀教导说:阿难!应以自作为洲,以自作为归依,勿归依他人;应以法为洲,以法为归依而住,勿归依他人!这表明,我们应当依止自己,依止佛法,而不是依止他人。在三藏中,包含了完整的佛法教义,因此,依经不依论的说法实际上是...

佛陀亲传的经书有哪些?
1. 大乘小乘的经典是在佛祖灭度后数百年间逐渐集成,并以梵竖做尘文记录。这些经典主要在印度北部、中亚、以及西域诸国流行。学者们研究认为,主要经典是在公元前一余禅世纪至三世纪之间形成,伴随大乘教派的兴起。2. 最初出现的大乘经典是《般若经》,随后有《维摩经》、《法华经》、《阿弥陀经》...

佛陀经与三大宗教的关系
没有佛陀经,只有佛经,你可以理解成佛陀经,因为那是释迦牟尼佛亲口说的经文,佛经和佛教是有关系的 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