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为什么讨厌嬉皮士?
美国青年们,终日陷于色情之中,给社会风气造成了极其不良的影响。嬉皮士青年在性解放中的放纵表现,加剧了许多子女和父母间的矛盾,甚至出现和父母发生决裂的现象。同时,性解放带来了诸如离婚率上升、少女怀孕、私生子、堕胎、艾滋病蔓延社会问题。
总之,嬉皮士们一系列“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肆意放纵的行为给美国社会带来了恶劣的影响,使嬉皮士群体成为放荡、堕落、流氓的代名词。美国人民对嬉皮士和嬉皮士文化的态度由开始的同情、理解转变为厌恶、反对。
在60年代的西方,从战后婴儿潮中垮掉的一代中成长起来了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蔑视传统,废弃道德,有意识地远离这主流社会,以一种不能见容于主流社会的独特生活方式,来表达他们对现实社会的叛逆,这些人被称为“嬉皮士”。
20世纪60年代是美国人忘却的十年,是60年代是美国最活跃、最动荡、最多事、最混乱的十年。处于这样的迷茫社会中的美国青年们,以其特殊的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发起了嬉皮士运动。随后,嬉皮士文化在美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传播开来。
在学生反叛的历史氛围下,嬉皮士运动于60年代开始形成规模,蔚然成风。当时,许多年轻人以着奇装异服,留长发,蓄长须,穿超短裙,吸毒品,听摇滚乐,跳摇摆舞,同性恋,群居村等极端或非主流行为反抗社会,抗拒传统。1967年,美国马萨诸塞州一个名叫麦克·梅特利的16岁的中学生离家出走,周游全国,希望寻找友谊和手足之情。
1968年,他回到了家乡莱顿城,与7名辍学的大中学生一起,建立起最初的群居村-“莱顿公社”。他们生活简单,男女分居,从木屋旁的小溪里汲水,用木材烧饭,主要食品是马铃薯、玉米和大豆。在“回到史前”和“寻找友谊”等口号的引导下,群居活动在美国兴起。最初,群居村主要建在旧金山的衿树岭地区、落山矶的日落带和纽约的东村,后来遍及全国。
1970年,全美国有200多个群居村,成员4万人,1971年发展到近3000个群居村。群居村里崇尚反朴归真的生活,实行财产、子女乃至性爱的公有制,注重教育和环境保护。群居村的成员们要创造一种另类的生活,他们认为,“我们生活在美国,但我们不属于美国”。
这场群居村活动一直持续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并且迅速蔓延到欧洲。在联邦德国,这样的群居村大约有11万个,其成员都是青年男女,他们抛弃一切现代文明的束缚,自由地、“原始”地生活。
嬉皮士们还热衷于用极端的方式来发泄自己。他们从吸毒中寻找幻境,寻求刺激。60年代吸毒在年轻人中甚至成为一种时尚。嬉皮士们争相吸食,甚至将其作为一个合格的嬉皮士的标志(他们被称为“the Freaks and Heads”)。
据美国《新闻周报》报导,1969年,美国57所大学中有31.5%的学生沾染过毒品,有人称这种现象为“毒品文化”。作为嬉皮士“桃花源”的嬉皮士公社更是成为毒品泛滥的聚集地,几乎所有的公社都不禁止或阻止使用毒品。
据统计,在60年代初,18—25岁之间的年轻人中,仅有4%的人吸食过大麻;12 年之后,吸食大麻的比例上升到惊人的50%。尤其是其中的大学生群体,他们吸过大麻的人更是高达60%以上。有的嬉皮士还醉心于男女性爱和同性恋之中,以追求快感,摆脱苦恼,蔑视和反抗传统的性爱观,危及到美国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很多嬉皮士来自白人富裕家庭,他们抛弃富裕,来感受并赞美贫穷,体验简单而随意的生活。正因为这些富家子弟享受过主流的中产阶级的舒适生活,才有可能成为这种虽然舒适但扼杀人的创造力的生活的反叛者,也只有真正感受过主流文化的人,才有可能看到它的弊端,从而对它进行批判。
嬉皮士们认为,美国是一个被惯例和陈规所充斥的世界,它已经成为压制人的个性,迫害个人自由生活的陈规陋习的总和,只有逃离这个社会,摆脱与现实社会和现实文化模式的种种联系,才能使个人和美国社会免于走进死胡同。
为了有效地反抗这技术高度发达、物质极端丰裕、但人的精神受到控制的社会,他们提出“回到史前”的口号,希望在史前时期寻找精神力量。他们特别欣赏“无为而治”,认为只有无为而治的简朴社会,简单生活,才能保证公民个人的尊严和自由。因此,他们从生活做起,掀起“生活的革命”,来反抗主流的、精英的、技术的、物质的社会。
虽然从表现形式上看,嬉皮士运动与积极参与政治生活、批判政府的学生反抗运动相反,不是通过积极的社会宣传来参与社会改造和改良,而是以遁世的方式对社会作出的一种消极的反抗。
嬉皮士如同一群在社会生活中左冲右突的困兽,想要通过某种方式释放自己的热血青春,无处不在的摇滚乐、哈雷摩托、牛仔、墨镜和66号公路,这些标志性元素都承载着嬉皮文化的精神内核——叛逆、个性、独特和自由。
嬉皮士文化作为曾经盛极一时的流行文化,在美国社会尤其是青年群体造成了极大影响。在产生之初,嬉皮士文化和主流文化千丝万缕的联系,就决定了嬉皮士文化和主流文化之间不可避免的斗争。然而由于嬉皮士文化自身的缺陷和主流文化的包容性吸纳,嬉皮士文化败下阵来,最终不得走向主流化的道路。
在反战游行中,许多反战歌曲成为传唱至今的经典,也是嬉皮士们接头的暗号。甲壳虫乐队和鲍勃迪伦、詹妮斯乔普林的布鲁斯、杰米·亨德里克斯和杰斐逊飞船的迷幻摇滚,都是嬉皮士们最喜爱的音乐。
人为什要死
1.因为随着人的衰老,人的脑细胞将老化,知道死亡.2.身体某些器官恶化或老化,不能维持生命.3.身体结构受到损伤,不能维持生命.4.蛋白质钝化;失血过多.5.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谁也改变不了
人为什有灵魂呢?
其实,灵魂和身体的关系就象电磁波和对讲机的关系。也就是一种磁场,有记忆的磁场。灵魂和肉体是这样的关系:人分肉体和灵魂两部分,身体为灵魂服务,灵魂又依赖于身体,器官的存在是为了身体健康保留,这样才使灵魂不消失。 灵魂的形成--当胎儿在母体的时候,开始的前三个月是很弱的,甚至可以说没有...
人为什会生病呢?
1、当心情不好(悲伤)的时候,或者愤怒的时候,身体里的细胞就会紧张、混乱,整个细胞紧绷着,新陈代谢就不能正常。然后就会分泌出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分泌过多对人体是有害的。肾上腺素被叫做“痛苦荷尔蒙”。2、当处于神经紧张、焦虑不安的状态时,人体会分泌肾上腺素,导致血管压力上升,加重心脏负担。...
人为什麼会死 人为什麼要吃饭
人的进化高于或区别于其它的生物,大树需要养分、水,动物需要肉和草,人则需要吃饭,都是需要能量的;死是自然法则,哪里有永生不灭?树木花草,细胞乌龟,虽然寿命长短不同,但也都有老死之日!生是物,死便归于大地!先辈都琢磨透的问题,咱们暂时也没有长生,不吃饭的道理!
人为什末会死?
跟草一样,旧的不死,新的怎么会长出来。客观性。从人的本身来说, 年纪大细胞逐渐衰老,色素沉积, 内脏功能欠缺,血液循环减慢,抵抗力下降,最终死亡。
人为什莫要吃
首先是生理上的需求,为了活着。其次心里的安慰和满足,使生活更有质量。让生活更有奔头。
人为什麼会愤怒
愤怒是人的一种天生情绪,它是人们用来表示对事情和他人的不满的。之所以会愤怒是因为当人们对事物和他人极其不满的时候会对自身产生压力,为了见自己的压力释放出来,为了将自己的不满表示出来,于是人们发飙了,愤怒了。
人为什会生病
人生病的原因包括感染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活习惯,这些因素既可能独立致病,也可能叠加致病,更重要的是它们之间可以相互影响。人类进化带来了腰背疼痛、脊柱弯曲等痛苦。非传染病,尤其是慢性非传染病的患病原因要比传染病更为复杂,可以简单地分为遗传病和非遗传病。卫生习惯差者容易患各种传染病...
人为什麼是动物 脑筋急转弯
因为人是会动的物体。
\\人为什麼直立行走?
出于生存的需要。因为地质变动,环境改变,人的祖先(人猿)被迫离开树木,在地面生活。又因直立行走 较四肢着地爬行 有利于躲避,逃离危险,恐吓天敌,随之时间的推动,人类便逐渐从弯腰到直立行走发展,还有其他诸多原因,最终造成人类直立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