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街网

文言文中以字的用法归纳

www.tangstreet.cn    2025.05.23

文言文中以字的用法归纳如下:

文言文中以的用法为:可用作介词、连词、副词。

1、用作介词: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例: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

例: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以”后省略介词宾语。)(《为学》) /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2、用作连词:表示并列、承接、修饰,“以”相当于“而”。

例: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 墨池记》)

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

例: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因为”,“由于”。

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3、用作副词:译为“已”,“已经”。

例: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以,当代用法如下:

1、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如以前、二十岁以下。

2、......以君表示用、拿,把,凭借,如以少胜多、以毒攻毒,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3、表示因为,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表结果,译为“导致”,如以塞忠谏之路也。

5、表示目的,如以待时机。

6、表示于、在,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

7、表示认为,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也作连词,同“而”如城高以厚。



文言文中“以”字的用法
“以”作介词是其最常见的用法,情况也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1、引出动作、行为的工具或凭借。可译为“用”、“凭”、“根据”等。例如:① 以刀劈狼首。(蒲松龄《狼》)例句中“以”引出“劈”的工具“刀”,“以”译为“用”。② 以我酌油知之。(欧阳修《卖油翁》)例句中“以”...

“以”字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在文言文中,“以”是一个多义词,根据不同的语境,它可以承担动词、介词、连词、副词等多种角色。当“以”作为动词时,它可以表示“用”、“做”、“认为”、“拿”等意思。例如,《涉江》中提到“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这里的“以”就是“用”的意思;《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皆以美于...

求文言文中“以”的意思为来、用来、凭借、按照的句子
1、“以”表示来: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清代蒲松龄《狼》)意思:一只狼在其中打洞,意图想要钻洞进入柴草堆来攻击屠户的后面。2、“以”表示用来: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意思是皇上应当广泛听取意见,采纳正确建议,以使先帝的德行能够发扬光大,有志士人的...

“以”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⑨、众女嫉余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以”,凭借、用。“以”后省略了宾语“之”,即前文中的“娥眉(好看的眉毛,借指女性的美貌)”,意思是说“那些奸佞小人,嫉妒我的容貌,造谣污蔑我凭借美貌做淫荡的事。”(3)“以”和后面的“为”组成固定短语“以为”(一般“以”后面省略了介宾...

以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以在文言文中可以用作介词、连词。可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因”、“由于”、“在”、“从”、“率领”、“带领”、“和”、“跟”、“而”、“来”、“用来”、“以致”等。一、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表示动作、行为所...

高考文言文中“以”字有哪些用法
1、引出动作、行为的工具或凭借.可译为“用”、“凭”、“根据”等.例如:① 以刀劈狼首.(蒲松龄《狼》)例句中“以”引出“劈”的工具“刀”,“以”译为“用”.② 以我酌油知之.(欧阳修《卖油翁》)例句中“以”引出“知之”的凭借(或根据)“酌油”,可译为“凭借”.2、引出动作、...

文言文中以的词性与用法
吾以捕蛇独存。——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成以其小,劣之。——《聊斋志异·促织》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清· 袁枚《祭妹文》以数谏故...

“以”字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以"在文言文中的用法:1、动词:a用;使用。《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b做。《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如或知尔,则何以哉?”c认为。《邹忌讽齐王纳谏》:“皆以美于徐公。”d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可视情况译为“拿”、“用”、“凭”、“把”...

文言文中以有几种解释
1、因为,由于:2、而,来。3、把,拿,用。4、以为,认为。5、凭,靠。6、按照,依照。7、根据。8、通“已”,已经。9、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10、在。11、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12、为。 13、通“已”,止。14、任用。15、此,这、认为、以为2、用3、原因4、介词,因为...

以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以”字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